三、唢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189
颗粒名称: 三、唢呐
分类号: K297.35
页数: 1
摘要: 2004年止,大西桥镇民族民间文艺唢呐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地方 民族民间文艺 发展

内容

唢呐是苗族民间常见的另一种乐器,唢呐分嘴、盘两部分,为赤铜制成。嘴吹部分长约3寸、直径3分的细铜管,上有四道圆形的铜箍作装饰,盘部成喇叭状,包边焊接上绣有花纹图案;唢呐下节管系木制成,两头分别连接嘴和盘,上有8个音眼(正面有7个,背面有1个)。唢呐也是一长一短的两支配作一对,长者1尺5寸左右,称雌唢呐;短者1尺2寸,称雄唢呐。吹奏时用钹和牛皮小鼓伴奏,唢呐在红台喜事中吹奏能使人吉祥如意;在白台事中吹奏能使人化悲为力;在民众中吹奏,乐声幽怨动听,悦耳感人,催人奋进。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