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工具(木榨)制作过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180
颗粒名称:
(一)工具(木榨)制作过程
分类号:
K297.35
页数:
2
摘要:
2004年止,大西桥镇榨油工艺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地方
工艺美术
发展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打油的工具比较简单,常见的是用一根很大的木头长5米,直径1米,然后从中间挖出2米长,25公分宽的糟口;另在下槽内挖一个小口(流油孔),在用八块30公分宽,6~7公分厚,长2.5的木块作为木榨的脚,再用一整木头斗成四对脚,悬空,下距地面80公分高,用檬子树的木料作方子,长1米,宽20公分,厚大小不一,分为大肩、小肩,小顺共二十余块,大肩、小肩的头上用铁铸成肩头。
1.撞杆
用一根长四米的檬子木料,加工成蛇似形,在头上用炮弹头或铸铁头箍护,在四分之一的位置上从中掏一槽口,再做好一个蚂蚱脚(链杆)作为手柄,上系一根大麻绳吊之。
2.铁圈和走草
圈子是请铁匠打斗,约七十二只,制成锥形,每只基本相似,但要有头尾,形成不可错之;然后用糯谷草扎成扇形,初要七十二个,后逐渐增减而用。
3.碾盘
用石头从中打一个槽,宽和深各22公分,做成V形若干块,成弧形,连接起来,筑成一个圆槽大圈,中心安竖一棵中轴,接斗一根横枕木,头上再做一个木架,把两个铁轮定位,铁轮上分有三线梭角,再用马或牛拉动旋转直至把槽内的食物碾成粉沫为止。
4.石磨和灶
古代的石磨是用石块做成上、下两扇,分别雕刻一些齿齿,留一个食物磨孔,当石磨转动时,把食物磨碎。
灶分有两种,一种是炒、蒸生食物用的;另一种是蒸粉面食物用的。把食物蒸熟后,还有包饼工具(含铁圈走草、甑子、皮撮箕等)。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