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八、熬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178
颗粒名称:
八、熬糖
分类号:
K297.35
页数:
1
摘要:
2004年止,大西桥镇熬糖工艺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
地方
工艺美术
发展
内容
配料:糯米、大豆面、芝麻、麦芽、谷花面(半花面)、碱、花生仁
制作过程:
一锅糖大约用糯米60~80斤。将米淘洗净,浸泡6~8小时,取出上甑蒸熟后倒出来凉,在锅里加水烧到一定的温度后,将米饭倒入锅中,加上一定数量的麦芽,进行搅拌均匀后,盖上锅盖,用布条封闭周围保温,米饭下水后就成了糖水。冬天大约在11个小时,春、夏、秋大约在8~10个小时成糖。发酵后,进行过滤,把米壳滤丢,这时加大火力,把水分蒸发干大约需要4个小时,下板搅动,约1小时后,可做枣子糖,一人将糖在糖勾上来回拉扯,直到拉扯完为止,两人用剪刀剪成枣子形加配米花面,约需2个小时;再接着做窝丝糖,配料是大豆面,两人将糖放在面里,来回翻拉,直到拉细为止,大约1小时;接着做谷花糖(旧称为喜事糖),又叫葵花杆糖,做谷花糖需5~6人配合,一人扯,一人撑,一人刷气冲,一人烧大火,一人挂,大约要3小时完成(配料是谷花、芝麻);接着做包心糖,配料有碱、大豆粒、芝麻、花生仁等,用配料做心子,将心子放入糖内,一人拉细,几人用剪刀剪成颗粒,然后把芝麻放在上面,大约用2小时,即成糖。
最后做豆面糖,是两人操作。一个把糖放在豆面里,豆面要有一定的温度,每次只能做1~2斤,反复压,边压边拉长后,裹成圆条形,一人用刀切成片,约用2小时做成糖。
各种配料与糖的比例、糖类的温度与火功的大小要适当。
以上九溪的糯米糖制作,是屯堡人由江南移民带入,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49年以前,九溪有七八十户以制糯米糖为业,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常年在安顺、贵阳等地卖糖,以糖业为主。解放后,九溪人继承这一传统事业,把制糖的工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所制作的糯米糖质量高、品种多、味美可口,除在本地销售外,远销到全国各地。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