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地及器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145
颗粒名称: 一、场地及器材
分类号: K297.35
页数: 1
摘要: 2004年止,大西桥镇境内的体育事业场地及器材的发展。
关键词: 地方 体育 发展

内容

民国时期,境内的体育事业非常落后。在农村,篮球架,通常是用两根木柱栽入地下,用石土拍紧固定,在露天端钉上些木板,用铁丝固定在木板上,作球圈,随便平整一块土作场地就进行运动。民国30年(1941),境内只有4个球场。那时的体育活动以篮球为主,儿童大都是备用小皮球;乒乓球常多见于学校,球与球拍是用木板简单制成;羽毛球在农村也比较少见,其他双杠、单杠和木马等更少见。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