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地位和待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100
颗粒名称: 五、地位和待遇
分类号: G527.73
页数: 1
摘要: 2004年前,大西桥镇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待遇情况。
关键词: 地方 教育 发展

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拨乱反正,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把知识分子列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教师地位从被改造对象上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之一。到1979年,安顺县教育系统成立了落实政策办公室,开始对境内在20世纪50、60年代教师队伍中极个别教师所造成的冤假错案进行复查,境内有张明道、谢邦俊、陈杰、王于飞、吴克超、夏志德、张荣贤、聂正刚等八位老师都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公职并大力宣传教师至上、教师光荣。1980年后,全面恢复教育工作的各项活动,各级政府首次大规模地表彰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每年教师节期间各级政府发慰问信、发纪念品等),首次发给老教师30年、25年教龄的荣誉证书。1981年,境内的86个民办教师进行考核和整顿,辞退6人,合格80人。1983年,对无相应学历的青年教师进行教材教法的培训,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1987年,教育部门的教师普遍增加工资,人均工资普增10%,同年首次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职称的评聘工作,按照国家的任职条件,大西桥镇评聘的小学高级教师21人,评退2人,一级教师64人,二级教师26人,三级教师4人,小学教师与其他行业一样,正式领取相应的职称工资。为了在整个社会宣传教师,1985年安顺县隆重地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在社会上开展全民尊师重教活动,加上县人民政府持续、严肃处理蓄意侮辱,殴打教师的违法事件后,整个教师队伍扬眉吐气。1989年,省、地、县分别表彰一批在教育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大西桥镇荣获省中函站表彰的有1人,九溪小学的杨德勇,荣获安顺地区行政公署表彰的优秀教师2人,即狗场屯小学的汪德光、吉昌小学的范顺祥,县级表彰的4人。1992~2004年,大西桥镇自撤区并乡建镇后,市级、镇级都要在教师队伍中评选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等。对离、退休的老教师每年都分别发慰问信、慰问金或食物等,特别是1999~2001年,教师人均增资近500元以上。到2004年底止,大西桥镇的教师平均工资1007.81元。总之,教师在整个社会中已经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待遇。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