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学制与课程安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5098
颗粒名称:
三、学制与课程安排
分类号:
G527.73
页数:
2
摘要:
2004年前,大西桥镇教育的学制与课程安排情况。
关键词:
地方
教育
发展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5年期间,新、旧的教育体系正交织在一起,在这期间,新的教育体系正处在探讨、摸索阶段,各项教育措施和规章制度有待完善,所以,小学的学制采用了六年学制和“四、二”分段制教育,大西桥镇的“民中”修业为三年,一般为三、三制,课程设置基本取消了清末民初的古董模式。结合现代联系实际,达到学生学、用结合的目的。1950~1965年,中、小学课程主要有语文、算术、笔算、书法、唱歌、美术、劳动、社会、地理、自然、政治、历史、卫生、常识等。
1976年,“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教育形势发生变化,境内的各校教师把提高教学质量纳入议事日程,重点培养学生整体素质,所以在课程安排上,又特别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大西桥镇在1979年,按照贵州省教育厅颁发的《普通中学教学计划》重新恢复了六年学制,初、高中各三年,后来又按照省教育厅公布小学六年制教学计划,大西桥与全县一道恢复中心小学六年制,只剩村小沿用五年小学制。到1988年,五年制的初等教育,根据上级精神已全部取消,全镇各校全部实行六年制至今。
1985~2003年,小学课程设置为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自然、社会、音乐、体育、卫生常识、少先队活动、科技活动、英语、美术、劳动等。初中课程设置为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音乐、美术、体育。
特别是1982年,国务院重新修订《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境内的学校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的“达标”活动。1996年秋,各类初中升高中、中专、中师升学考试开始加考体育考试的项目:掷铅球、50米的长跑,立定跳远,满分为30分。从此,各校更加重视体育工作。2002年,大西桥中、小学共购置230台电脑,全部纳入课程安排之用。
除以上课程设置科目外,从1993年起,境内还分别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为盲哑儿童上学献爱心活动。同年送九溪村盲童宋飞、三铺村盲童田成志二人到安顺市盲哑学校读书,书学费由大西桥镇辅导站开资,随后并开展“抵制邪教,崇尚科学”活动,学校每周升降国旗活动和国旗下讲活等,多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