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耕作方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4930
颗粒名称: 三、耕作方式
分类号: F327.73
页数: 1
摘要: 2004年前,大西桥镇耕作方式改变的情况。
关键词: 地方 农业 发展

内容

中华民国及其以前耕作以人力、畜力为主,个别村寨还存在着“刀耕火种”的方式,灌溉工具为传统的木制水车(俗称:龙骨车)。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耕作仍以人力、畜力为主,其间,曾在境域内中所、九溪、鲍屯等村使用过木制的双轮双铧犁作耕作工具,后因各种因素未推广成功。农业学大寨期间(1972~1975年),各大队曾集中劳力和机械对耕地进行改造,形成较大的田块,以便推广拖拉机进行机耕,同时灌溉工具增添了部分柴油抽水机。80年代初期至1998年,耕作仍以畜力、人力为主,其间:1993年开始引进小型耕整机进行耕作,抽水机从柴油机逐步转化为汽油抽水机。1999~2004年,机械耕作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中所、大西桥、狗场屯、九溪等村成立了机耕队,全镇机耕面占总耕地面积的40%,其余仍以畜力为主, 2004年止,大西桥镇共有耕整机200余台(套)。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