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五、生活发展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4875
颗粒名称:
五、生活发展状况
分类号:
F127.73
页数:
3
摘要:
1949年-2004年,大西桥镇的生活发展状况。
关键词:
地方
经济
建设
内容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发展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1949~1978年间,人均占有经济收入在39.30~154元之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1979~2004年,人均占有经济收入从1979年的121元递增到2004年的2260元。
(一)物质生活
1978年前,镇境域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尽管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思想造成了失误,使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在某些时期出现了下降,但国民经济仍在波折中前进,收入增长缓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生活了有显著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21元上升到1988年的382.6元,增长了2.1倍,平均递增12.2%,1998年的382.6元上升到2004年的2260元,增长了4.9倍,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也由1983年的121元上升到1988年的252元,增长了1倍,年均递增15.1%,1988年的252元一升到2004年的900元,增长了3.5倍。
近年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也随着收入的增加不断提高。
1988年镇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达364.3元,比1978年增长2.2倍,年均递增12.4%,在生活消费支出中,吃、穿、住和非商品支出成倍增长。1988年与1978年比较,用于食品消费支出247.2增加2.1倍,用于衣着消费支出29.3,增加8.2倍,用于住房支出25.3元,增加3.7倍,和于非商品支出19.7元,增加3.9倍,用于燃料消费支出14元,增长68.7%,2004年在1988年的基础上,住房支出进一步增加,大件中、高档商品支出明显增长。
消费结构明显变化:1988年,农民生活消费中,消费序列由1978年的吃、穿、烧、住变化为吃、用、穿、住、烧。由追求温饱型转为追求“享受型”。主要的特点是:食品和衣着消费支出明显所占比重下降;燃料消费的占比重随食品支出下降而降低;用品和住房支出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1990年以后,在1988年追求“享受型”基础上,对住房的质量,各种高、中档消费品需求进一步扩大。
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在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基础上,人们对改善居住条件更为迫切。广大农民努力改善居住环境。
1951~1953年,20%以上的村民占有住房20余平方米,居住在改建后的石木结构房屋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20%以上的村民新建了钢筋混泥土结构的楼房。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新建房屋除对质量严格要求而外,内外装饰装修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住房面积也不断增大,到2004年底止,全镇每户住房2.5间,人均住房15平方米。
1988年全区农民人均消费粮食(原粮)232公斤,比1978年减少2公斤,下降幅度1.7%;人均消费食油5.5公斤,比1978年增加了3.2公斤,增长了1.4倍,人均消费猪肉10.7公斤,比1978年增加6.8公斤,增长1.7倍;人均消费棉布、化纤布2.7米,比1978年增加1.6米,增长1.4倍。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人们的生活消费追求,吃讲营养、讲环保,穿讲究高档、舒适。
拥有车辆情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部分人逐渐购买了农用车、货运车、客车、轿车、面包车、三轮摩托车、二轮摩托车。到2004年底止,境内有农用车680辆,大货车29辆,大小客车38辆(石板房村拥有客车27辆),农用三轮车、拖拉机194辆,三轮摩托车291辆,二轮摩托车1940辆。
(二)精神生活
1949~1978年,人民的精神生活是以唱书、唱山歌、看露天电影、玩花灯、跳神(在“文革”期间间断)。1978年以后,电视进入普通百姓家庭,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黑白电视机变成了彩色电视机,影碟机、洗衣机进入了家庭。到2004年底止,彩色电视机、影碟机、摄像机的拥有量占全镇总户数分别为:92%、75%、0.1%。1994年,大西桥镇建了第一个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2001年大西桥镇对全镇的24个行政村实施闭路电视进行了连网,开办节目35套。到2004年底止,有15个村实施闭路电视网。
20世纪90年代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90年代后期,电话进入普通农户家庭,部分富裕起来的人用上了移动电话“大哥大”。2000年以后,固定电话用户迅速增长,移动电话“大哥大”抛入脑后,换成了随身携带方便、灵巧适用、通话质量更高的手机。到2004年底止,全镇24个行政村有23个行政村通了电话,占全镇总户数的5%,6000余人用上了手机。
随着屯堡文化庄旅游的升温,镇境域内的各种民间组织纷纷组建起来,现全镇24个行政村都分别成立了篮球队、地戏队、花灯队、屯堡歌舞队,九溪村还成立了屯堡研讨会,农闲时节,各组织纷纷登场,并制作光碟,在镇闭路电视网进行宣传。
旅游: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走出家门,浏览祖国的名山大川,人文景观提上了农民家庭的议事日程,2000年,我镇外出旅游的人数有1千多人,2004年底,外出旅游人数达5000多人,其中省外旅游的有1000多人。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