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清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4786
颗粒名称: 一、明清时期
分类号: E158.9
页数: 2
摘要: 明清时期,大西桥镇发生的兵事事件。
关键词: 地方 武装 军事

内容

太平军入金陵后,诸王争权,互相倾扎。翼王石达开决心独树一帜,经营西南、遣部将张遇恩、傅金德、余长子等率师入黔。
  咸丰十年(1860)四月,太平军曾广依部由广西泗城渡河进至归化(紫云),安顺知府周夔(kui)、参将全兴率师前往阻击,皆被太平军打死。5月初,九溪坝(九溪村)农民起义军前去联络,太平军派出一支部队于5月24日进至夏官屯,连营扎寨至九溪坝、石板房。26日,知县汤明派附城团黄恩恒率团配合跳灯场的大批团练攻打太平军。猪马场(马场村)一战,黄恩恒被打死,团练死伤甚重而败。27日,太平军撤营进至安平县肖家庄、羊昌河、平庄一带东去。太平军张遇恩部攻下归化后,双堡的布依族农民叶桂林率领农民军前往联系。十一年(1861)1月7日,太平军在叶桂林父子和农民军的配合下进取旧州,旧州官绅民众大开城门,欢迎太平军。守城团练有的逃散有的投降。提督田兴恕急令总兵周学贵带清军阻击,防太平军进攻府城。周令参将张大禄带兵驻沙子哨,副将毛克宽驻石板房,梁副将驻关帝庙,总兵杨岩保驻大水桥(大西桥),清军连营相望如长蛇。太平军首攻杨岩保等部,而后清军营寨均被太平军一一攻克。仅剩毛克宽孤军作战,手刃数人,于毛公山被太平军击毙。杨岩保退守安平城(平坝),太平军乘胜东取安平城,周学贵驰奔安平,太平军因饥不能支,弃城西退,周学贵追至饭笼铺为止,不敢与太平军交战。太平军撤至旧州。另一支农民军在首领罗文秀的率领下,投奔太平军。2月6日,太平军联合叶桂林、罗文秀的农民起义军,进攻安顺府城,清军殊死抵抗,未克。太平军北上镇雄州,两支农民军仍回本地坚持斗争。
  同治三年(1864),下游(贵阳以东)苗族农民军和黄号、白号军配合作战,攻安顺府,号军首领何得胜将大本营驻扎清镇,分出一股农民军西进,破狗场屯、马鞍山,扎营猪马场。团首鲍源达率团练与农民军交战。被农民军击败,求救于安顺府衙。知府毕大锡率清军数百到石板房,扎营黑寨,攻打农民军。农民军不支,往旧州、广顺方向撒离。毕大锡带领追剿,连战数阵,农民军退回下游。
  同治五年(1866)初,提督赵德光率清军千余人扎营九溪坝,后又移驻旧州。2月下旬,农民军和清军在詹家屯田坝大战数日,农民军撤离。7月,赵德光又遣清军驻幺铺、大水桥等地。清兵蹂躏四乡,遇行路人有财货,杀而夺之。乡民弃耕,地方苦不堪言。安顺上游团众乡绅暗中计议,四路截杀清兵,杀死数百人;下游计议杀营官赵明清,赵畏罪攻破鸡场屯,大肆虏掠后潜逃下省。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遇恩
相关人物
傅金德
相关人物
余长子
相关人物
叶桂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