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八、“文化大革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4755
颗粒名称:
八、“文化大革命”
分类号:
D628.73
页数:
1
摘要:
1966年-2004年,大西桥镇开展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情况。
关键词:
政治
纪要
建设
内容
1.“破四旧”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文化大革命”。各机关、单位、学校停止正常业务和教学,集中组织学习《通知》,批判“三家村”,重点批判邓拓的杂文集《燕山夜话》、吴晗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中共安顺地委发出关于“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安排意见,要求各级干部职工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上挂下联地批判省委宣传部长汪小川及其《二铺调查》(二铺区在中所村组织召开万人大会批判汪小川)。6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横扫一块牛鬼蛇神》社论,从学校开始,各地掀起“破四旧”浪潮。揪斗教师、专家、学者、演员,押解游街示众,对文物古迹进行空前规模的打、砸、抢,被砸毁的有大西桥关帝庙、中所狮子山庙宇、九溪晓礼屯庙、老青山庙、王家院观音洞庙及各村内庙宇等,各村组织强行剪掉妇女服饰、妇女头后发髻和未婚少女的发辫,收焚民间地戏的剧装和面具以及农村童帽上的“长命富贵”银饰等。
2.“造反”、夺权、武斗
《人民日报》刊载《北大一张大字报,揭穿一个大阴谋》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发表。批判矛头转向各级主要领导,“红卫兵”从学校到机关,从城市转向农村。各地掀起“造反”狂潮、大标语、大字报到处张贴。“红卫兵”组织转向“造反派”组织,一方面搭台,日夜轮番斗争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另一方面自立山头,互相指责,各自为政。从斗“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转向造反两派互相争斗。197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八五部队收缴造反派的武器,清理坏头头,同时“解放”被打倒的部分干部,对各级革命委员会进行“补台”。部队进驻支左后,武斗平息。
3.“三忠于”、“四无限”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林彪提出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要在“用”字上下功夫,“活学活用”过程中,出现大唱毛主席语录歌,读语录,书写“三忠于”(忠于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四无限”的永久性标语,绘制“忠”、“用”的永久性图形。人人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每户赠送一本《毛主席语录》,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以示“忠心”。1971年“9·13”事件发生,林彪叛逃摔死。“三忠于”、“四无限”随着批林整风的进行而停止。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