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干部队伍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4680
颗粒名称:
(三)干部队伍建设
分类号:
D628.73
页数:
1
摘要:
1949年-2004年间,大西桥镇的干部队伍建设情况。
关键词:
政治
团体
机构
内容
1949年11月,由南下、西进干部组成的接管队伍,接管旧政权职员时采取“接过来、包下来、逐步改造”的方针,留用了部分旧职人员,经过教育学习后,在区和乡有关部门工作。接着,在开展各项社会改革中从城市和农村中吸收部分积极分子充实干部队伍,逐步选拔、保送、招收部分有文化的青年,参加各级干校或短期培训班学习,分配工作,干部队伍不断扩大,并逐步加强对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1963年以后,随着支黔干部的调入和部队转业人员、大中专院校输送来的毕业生的充实,干部队伍不断扩大。1953年全县干部数为583人(不含教师),大西桥第七区(鲍屯乡、三铺乡、狗场屯乡、石板房乡、中所乡、九溪乡)的干部数为39人。各个时期都有一批干部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任职,特别注重少数民族和妇女干部的培养,大西桥镇从1958年起到1991年止,担任区级以上主要领导职务就有6人,担任乡级领导职务的有9人,妇女干部4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西桥公社、马场公社党委认真贯彻干部队伍建设“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加强对干部德能勤绩的考核,大胆提拔一大批年轻的干部到领导岗位上任职,使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专业结构不断得到改善。1992年以来,中共大西桥镇委员会结合一年一度的党员评议方式和有关培训工作,加大对党员干部及村级干部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镇业余党校的学习教育作用,努力提高各级党员干部、职工的文化水平和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认识程度,使其在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前进,为大西桥镇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2004年,大西桥镇机关正科级在职干部有4人,副科级9人,其中35岁以下的3人,在正、副科级干部中,大学本科5人,大学专科6人,中专1人,高中1人,妇女干部3人,少数民族干部3人。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