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序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4494
颗粒名称:
序一
页数:
1
内容
在西秀区大西桥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编修人员的艰辛努力下,一部洋洋大观、图文并茂,集本镇历史、人文、教育、卫生等于一体的《大西桥镇志》已告问世。其时,编者邀我作序,尽管恐笔力不达,然盛情难却,故权且作之,谨以祝贺。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编修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后代的千秋大业”。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求全党“必须从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同时,更加自觉地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时期,编修好地方志书,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的重任。
中华民族尚有修志的优良传统,地方志是神州大地独有的文化魂宝,也堪称世界文化长廊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国著名古训“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从哲理的高度表明了地方志具有“资治、教化、存史”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更是体现了地方志在文化承传、继往开来中的重要价值。
人类从洪荒时期到迈入文明进程,对历史文化传承智慧的追求探索,犹如地球绕太阳转动,一时一刻也没停止过。修志为用,不仅应当把共和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永载史册,传承后世;更重要的是要以史为鉴,教化当代,发挥地方志独特的重要功能,让其成为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智力保障。因此,志书一旦出版面世,就应认真做好“读书用志”的组织工作,这样才能达到党委、政府组织修志的宗旨,才不负广大编修人员挥洒的辛勤汗水。
盛世之初,《大西桥镇志》编修出版,她将成为大西桥镇文化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相信大西桥镇人民将以此为契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共创美好灿烂的明天。
杨洪俊
(作者系中共安顺市委常委、西秀区区委书记)
2005年11月2日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的境域及建制、自然地理、人口民族宗教、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安顺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