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住居及寝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3266
颗粒名称:
住居及寝处
分类号:
K297.31
页数:
5
摘要:
平坝县人民住居及寝处的发展情况,从屋料、屋式等方面详细说明。
关键词:
人口
住居
寝处
内容
屋 料
木、竹、砖、瓦、石、石灰、茅草、漆、油、钉等,县中皆产或能制造。【如幌油、铁钉只能制造,原料皆外产】木、竹、漆盛于西北,水成石盛于东南,此石盖屋、砌墙、装壁、幔地,无一不宜。东南乡天然产品,足以自豪者惟此。
屋 式
独计间架者 以每间之架步计者,柱数自三柱落脚至七柱落脚,直度称“进身”,即计柱与柱间之“步水”,每二柱间称“两步水”,每步水约二尺至三尺内外。横度称“开间”,每开间约一丈内外。高度有“二丈一顶八”、“丈八八”等名称,普通在一丈八尺以下,多为两层,楼上楼下作“吕字”式,屋脊至檐口作“人字”式。以间数计者,就一列言,称“长三间”式、“长五间”式;就正房及左右厢言,称“三合头”式;就正房、左右厢及对厅言,称“四合头”式。新式建筑县中甫萌芽。
合群屋计者 群屋栉比,似可新制一名词,以“屋团”呼之。屋团分城式、乡场式、村落式。城式负郭建筑,以城之四门为总出入,随街面而划分,其屋团排列作不规则之稠密状态。乡场式沿场坝建筑,以两端之门为总出入,少街面划分,其屋团排列呈圆形或方形。村落式无城及街面或场坝之拘束,其屋团排列作疏落之自由状态,外部仍围以墙壁或藩篱,总一门出入。
就性质计者 分住屋、营业屋、寺庙。住屋取长三间、长五间、三合头、四合头或独间等式。营业屋称“铺面”,两铺相向共门出入者,称“双合铺”,异于住屋者只柜台之结构。寺庙亦取住屋式,异于住屋者只高阁及鸱吻之结构。营业屋建筑于县城通衢及场坝,多独间少双合。县城背街及四乡村落概为住屋,多长三间或三合头,长五间或四合头者少,寺庙亦然。
营业屋、住屋之门作长方式,场坝、村落总出入之门及寺庙门多作拱形城门式。
就盖屋计者 普通呼之瓦房、草房、石板房,不过仅就盖屋之材料言。除此而外,楼及柱为木制,墙壁或石制,或木制,或砖制,或泥土式,或竹编灰糊式,即不能包含于瓦房、草房、石板房之内。县城多瓦房,东南乡多石板房,余则草、瓦各半。屋壁多木制或竹编灰糊,围墙多土制或石制,砖制者少。村落围墙有以森林当之者,尤可贵而难能也。
屋之装饰 油漆、彩画、雕刻等,皆屋之装饰,而彩画、雕刻者极少,大抵门面部分油漆耳。色尚黑或红中黑周,墙壁多以石灰粉其外,窗棂多糊以白色纸。
屋之宜忌 建筑上普通有种种宜忌之习惯,约略言之,如:落脚柱数宜单、忌双,【三、五、七、九为单,四、六、八、十为双】正房间数亦然,【长三间、五间、七间均可,忌双数,而尤忌两间式厢房,对厅可以不忌】阶级数亦然。地基宜“步步高”,忌“步步低”。【俗呼“牛吃水”】正房宜高于左右厢,忌平齐;【俗呼“客欺主”】两厢宜在正房前,忌在正房后。【俗呼“鬼推车”。如此种两厢后更有正房则又不忌】天井宜正方形、【俗呼“一颗印”】横长形,【俗呼“马槽形”,取万马归槽之意】忌直长形。【俗呼“棺材形”】朝门与大门宜各稍偏左、右,忌正对。【俗呼“一条枪”】外壁侧面尤忌开门,【俗呼“白虎张口”】朝门,大门左、右、前三方,忌接近邻舍高出之屋顶,【俗呼“人字杀”】屋外街路或田塍宜横过或曲过,忌直形、交叉形正对朝门、大门。【直路俗呼“箭射”,交叉路俗呼“人字杀”】宜朴素,忌彩画、雕刻过盛。【俗呼”庙宇派”】此中有无味者,有未可厚非者,至如落脚柱之少,【普遍多五柱落脚,作一间则嫌深,隔两间则不足,徒占地面,殊欠经济】窗牖之稀,【光线太差】东向西向【日光过射】等,此又当忌而不忌也。
住居概况
军民住居 明代设屯,军民住居上有区别,如名屯、名堡者,【平邑堡多屯少】为军户住居;名村、名庄、名寨、名院者,为民户住居。有清及今,屯制虽废,屯堡名称尚沿而未改。
聚族住居 有纯粹聚一种族而住居者,如东乡之凯岩、松树林、茅草、青鱼塘、关口、上新堡、中岩,南乡之啄头山、老军坝、向阳庄、龙家田,西北乡之晾烟洞、石人山、秧田、苗田等处为苗户住居;东南乡之羊西、王官、浪塘、河头、岩孔、普贡、沙锅、盔山、大坝等处为仲户住居,县城近南门一段为回户住居之类。有不惟聚一族而且聚一姓住居者,如县城之孙家坡、黄家街、董家巷,东乡之张家庄、何家院、周家寨之类,虽现状不皆尽然,而畴昔得名之初,确为聚一姓之血族而住居也。
职业住居 农业者必居村落,商业者必居城市、乡场。仲族喜种稻,所居皆河流经过、阡陌相连之地;辗家人、革老、花苗喜种杂粮,所居皆冈陵高原之地;染坊、渔家必居近溪河。此固由职业而住居异处,亦因地异而性喜不同也。
错杂住居 住居之不可以以上所举绳之者,即为错杂住居,如县城为五方杂处,四乡村落或汉、苗杂处,或汉、仲杂处,或苗、仲、革老、“杂色”错综杂处。
各户住居内容 各户屋内必设神龛。【或呼“神道”,或呼“香火”】神龛之屋呼“堂庑”,庑前檐柱左上方供“天地牌”,龛上或供“祖先牌”,或供“天地君亲师位”、观音、财神、文昌、灶君、太岁等牌,新式者或供“中华民国万岁牌”,龛下供镇宅土地牌。堂庑在独间式者,即在此间之前半面;在三合头、四合头式者,即在正房中间之前半面。如一户析箸为数家,或一屋住居数家,各家必另辟堂庑设神龛,此时之堂庑,纵在三合头、四合头式,即不能拘定正房,更不能拘定中一间。故县中人家,一入室即见其堂庑,观其神龛有几,便可知其家数若干矣。惟苗户及教民不设神龛,即不能以此判断。
堂庑两旁陈桌椅,无会客室之人家即以此庑会宾友。
三合头、四合头式者,堂庑两旁为内室,呼“房间”,两厢及对厅为书室、厨室、碓〓室、会客室等。独间式者,堂庑后为内室,室后为厨室等。
铺面式者,临街一面设柜台,台内称“柜房”,大门及铺板朝夕启闭上下,柜房后为堂庑、内室等。
全县食米多自砻、自舂,三合头、四合头式住屋恒少,碓、〓多设堂庑。如在农家,则不惟碓、〓并一切农具而亦收储堂庑。
人多居楼下,米谷什物恒在楼上,故人家楼上即一切仓廒,盖藏所也。
菜圃多在屋后,呼后园。厕所在园中,因之亦呼厕所为后园,入厕呼为“走后园去”。人家多以牧畜为副产品,圈设后园,然惟牛马有圈,养猪及鸡鸭多无圈,狗全无圈,生客入门辄提防恶犬。
人家神龛早晚必焚香,食米多自舂,故早晚辄闻击磬声,早晚餐前辄闻杵臼声。
朝门、大门朝夕启闭,公共出入总门惟城门朝夕启闭,场坝、村寨门多同虚设。【有匪警时始启闭守望】
朝门、大门外,特殊人家恒树种种之表彰品。【如“文魁”、“进士”、“大夫第”、“将军第”、“旌表节孝弟”等,又五贡以上皆建桅杆。凡此种种,因缘于旧式制度,现则无有矣】
寝 处
寝 具 床、帐、被褥、枕席、毡毯、草荐等寝具,其原料除木、草外,一切皆外输入。
处 所 内室当然为寝室,然在居室狭隘人家,炉灶即在榻前,寝室与厨室合并,即无异睡眠炉灶之旁,甚至有榻无定在,睡眠则临时铺陈,白昼则卷而藏之。县中寝室与厨室合并者约三分之一,临时设置床榻者几无家不有。【即宽房广厦人家,其仆从之床榻往往临时设置】
时 间 大约城市之起、眠较迟,乡村之起、眠较早;劳力者之起、眠较早,余者之起、眠较迟。早者大约天黑【县俗呼日入为天黑】即寝,黎明即起;迟者大约夜间十时前后始寝,昼间九时前后始起。
房屋供求之现况
田、房同为不动产,而在供求双方上比较,现在田似可相符,房成①求过于供。一则因城乡各处平均鲜有五十年以上不自召回禄或遭盗匪焚毁者,原有房屋多不能久留;一则因木竹逐渐稀少,栽培无人,砖瓦价昂,石、木工佣资飞涨,【现在石、木各工佣资,每人每天大约六角内外】衍成建筑上之物荒、人荒,新造房屋不能增多,而人口复日加蕃殖。就最近二年观察,各处不特买房不易,即租房亦不易,住居之前途危险殊甚也。
知识出处
《平坝县志》
出版者:贵州民族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平坝县的志乘、地理、民生、官治、自治、教育、武备、交通等发面的发展和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平坝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