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比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3247
颗粒名称: 户口比较
分类号: K297.31
页数: 3
摘要: 平坝县道光时数与康熙时数的户口比较情况。
关键词: 户口 数目 比较

内容

据上表比较:
  上表所载,若比较其大概,就族类言,汉人当统“屯堡”、“辗家”、“回户”在内,占全数中百分之五五;苗族统“青”、“白”、“花”、“黑”在内,占全数中百分之二十;仲族占全数中百分之二十;革老统“花”、“红”、“剪头”等在内,占全数中百分之二;“杂色”占全数中百分之三,而以宋家为多。就各族之男女性言,则各居其人口中之半数。
  以上表数与道光六年(1826)数比较:
  刘《志》载“道光六年(1826)编审全县实有户口九千一百零九户”,以此数比较,民十六年(1927)上表所调查之一万五千余户,当然今之户数增加。然此增多之户数,系因经济问题新自邻省、邻县迁来之人口,若自前此之九千一百零九户观察,其中只有减少并未增加,此例极明显。试问县中各巨族,皆云“族中此时之人丁不及道咸以前之蕃盛”;又每经各村寨,多见空地,盘问之,多云“此道、咸以前某家之住址也”,又云“道、咸以前此村寨如何住满也”;又问以昔日住满之家数现状若何,有十之二三答以迁徙,十之七八答以绝亡,是绝亡者数超于生存者数,足征道光六年(1826)之原有户数,此时只有减少也,减少之故即经咸、同间之兵燹也。【参看《事变志》】
  道光六年(1826)户口比较民十六年(1927)户口,其中尚有一种之变迁,即划拨插花地段是也。因无精密调查,未知划出地内之户口视拨入地内之户口如何,以意推测,拨入地内之丁粮数超过于划出地内之丁粮数,【参看《经费志》】似拨入之户口数当超过于划出之户口数。拨入之户口数既较多,则道光六年(1826)原有户口数之减少益足证明。
  以道光时数与康熙时数比较:
  刘《志》载:“康熙十一年(1672)平坝卫册载原额一千六百十七户,新增户口五十一户,道光六年(1826)编审实有户口九千一百零九户。”以此数比较,是道光六年(1826)户口多于康熙十一年(1672)户口六七倍,一方固由于经济问题新来人口增长,一方亦由于康熙十一年(1672)时之原有户口逐渐蕃滋。试调查各巨姓族谱,其人丁繁衍恒在此时,即可见原有户口之增长矣。所以然者,历康、雍、乾、嘉至道光六年(1826),二百年间升平无事,担负极轻,【不特无苛捐杂税、力役,即正供之丁粮亦时见蠲免】人民得从容蕃殖故也。
  以康熙时与明初时数比较:
  刘《志》载:“平坝卫屯军原额五千四百户,康熙二年(1663)只存屯军一百八十四户,二百三十五丁。”军户相差四五千,此由国家之裁并耶,刘《志》未载此项法令,【俟由他书另加考证】以意度之,强半损失于明末孙可望之役之屠杀与流离也。军户如此,则民户可知,【明代设屯之初,究竟民户若干,刘《志》中未载】则有明以来、康熙二年(1663)以上之原有民户,又必减少也。【孙役参看《事变志》】
  据以上各时代户口比较,其增减完全支配于环境,完全由于人类不能战胜环境,自今以往,吾人亦觉悟此种教训欤。

知识出处

平坝县志

《平坝县志》

出版者:贵州民族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平坝县的志乘、地理、民生、官治、自治、教育、武备、交通等发面的发展和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平坝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