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区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坝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3230
颗粒名称: 人类区分
分类号: K297.31
页数: 3
摘要: 平坝县人类区分,自历史及习惯上观察有种种之区分,包括种族上区分、住居上区分、宗教上区分、主客上区分四大类。
关键词: 民生 人类 区分

内容

平坝人类,自历史及习惯上观察有种种之区分,列举之如下:
  种族上区分
  此问题非精研人种学者莫答,兹惟有从习见之名称上约略言之,似可分为汉族、苗族、仲家、革老、杂色五系。
  汉族 即汉人,占全县人口中之最多数。其中分江南籍、江西籍、湖广籍等,此不过原始所居地域之差异,不含种族上血统意味。
  苗族 旧分青苗、白苗、花苗、黑苗、生苗、熟苗等。青、白、花、黑自服饰之颜色言;生、熟自服从之程度言,皆非血统上之正确分析。平坝苗族皆熟苗、青苗较多,余均少。
  仲家 旧分补笼、卞尤、青仲等,未知是否正确。平坝惟有青仲。
  革老 革老一作仡佬,旧分红革老、剪头革老、打牙革老等,此皆装饰上之差异,非血统上之正确分析。且打牙之说,旧谓女子将嫁,必先折其一齿,恐妨夫家,即古所谓“凿齿之民”,实则无此举动,恐系附会。即令平坝革老少,未有此种,然问之革老多之县,亦不闻有打折门牙之革老妇女也。【或谓“打牙”作“大部落”解,“打牙革老”即“大部落革老”也,未知确否】
  “杂色”即龙家、宋家、蔡家等,除龙家多住西堡,今已划出不再论外,宋家、蔡家旧目为苗族,细考其原始,宋、蔡皆自中原来,似不能与苗族一例。宋家俗又呼为“穿青”,平邑此族尚多,蔡家仅有矣。
  平坝回人除信奉之教及一部分之饮食特殊外,一切与汉人无殊,恐非原始之“天方”①人,乃汉人之奉回教者。【如汉人奉佛、耶教类】即为原始之“回回”人,似亦同化汉人久矣,故不列之种族条内。
  住居上区分
  平坝人类有“屯堡人”名目。屯堡者,屯军住居之地之名也,以意推测,大约屯军在明代占有二三百年之特殊地位,【五十屯屯军散居五所,另隶一军籍,另耕一屯田,政府文告每云“军民人等”,“军”冠“民”上,可见其当日之特殊矣】旁人之心理的习惯上,务欲加一种特殊名号别之,迨屯制既废,不复能再以“军”字呼此种人,惟其住居地名未改,于是,遂以其住居地名而名之为“屯堡人”。实则真正之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明祖以安徽凤阳起兵,凤阳人从军者特多,此项屯军遂多为凤阳籍;又此种妇女头上束发,作凤阳妆,绾一笄,故又呼之“凤头笄”】决非苗夷之类也。【屯堡人一名词,初本专以之名住居屯堡者,而凡住居屯堡者,工作农业,妇女皆不缠足,从事耕耘。厥后即不住居屯堡,如其妇女不缠足、从事耕耘者,率皆以屯堡人呼之,则屯堡人之意味又不专就居住论矣】
  平坝人类又有“辗家人”名目。“辗家”即住居不定,辗转迁移之义,是就住居区分。实则“辗家”系滇、蜀辗来之汉人也。【“辗家人”从事杂粮,完全山居,土瘦即弃,故辗转迁徙,居址无定】
  宗教上区分
  平坝人类有“教民”之名目。教民本统佛、道、回、耶及一切宗教信徒在内,殊一般人心目中之教民,仅指回、耶之信徒,不包佛、道等信徒,此盖中国人宗教观念最薄,无论何教,皆不能惹起其注意,故心目中无佛、道等教。回因原始之种族及饮食不同,耶因传教师有时挟其特殊势力,袒护教民,演出种种不平等,自显裂痕,始引人生分别心,一般人专以教民目回、耶信徒之心理者以此。
  ①天方,原意指麦加,后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之泛称。
  主客上区分
  平坝人类有“土人”、“客家”之名目。“客家”指汉族,即外来之意;“土人”对客家而言,即主人之意。而一般人之所谓“土人”具两种范围,一则概括一切苗、仲、革老、杂色,一则谓“土人”即“楚人”之讹,宋家系“楚人”,【详见下】“土人”即专指宋家。总之,苗、仲、革老、杂色诸族,与汉人皆自外来,不过较汉人早耳。故“土人”、“客家”之说当作来居之先后论,不可作绝对土著之原始人与外来人观也。

知识出处

平坝县志

《平坝县志》

出版者:贵州民族出版社

本书系统的记述了平坝县的志乘、地理、民生、官治、自治、教育、武备、交通等发面的发展和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平坝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