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政府驻地与变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780
颗粒名称: 一、乡政府驻地与变迁
分类号: F291
页数: 2
摘要: 1952-1996年轿子山镇乡政府驻地与变迁概况。
关键词: 乡镇 地方志 建设

内容

1952年建郭家庄乡人民政府,乡政府设在郭家庄村,办公地点设在郭家庄小学校址。1958年合并入张坪乡后就没有原机构设置。
  1952年建孙家庄乡人民政府,乡政府设在大寨村,办公场所是1951年土改时没收地主的房屋(四合院)。1961年“人民公社化”时,并入张官屯人民公社,办公地点在张官屯村。1963年从张官屯人民公社中分出称孙家庄人民公社,办公地点设在尖山村洞坝子自然村。1964年公社办公又迁回到大寨村,直到1991年12月底。
  1952年建青山乡人民政府,办公地点设在青山村公路旁,1956年并入孙家庄乡,后随孙家庄乡沿置。
  1952年建跳蹬场乡人民政府,乡政府设在跳蹬场村场坝,房屋2间。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时称红专人民公社,公社办公地点在原地。1961年8月,改称跳蹬场管理区后称公社仍用原址。1970年公社规划选址,建在跳蹬场中学北面围墙外。1983年选址建在跳蹬场村梨园,房屋是砖混结构。1992年后,轿子山镇政府沿用办公。1996~2002年由轿子山镇计生办站作办公室用。
  1952年建大硐口乡人民政府,乡政府设在大硐口村,办公地址是土改时没收地主的房屋,石木结构的四合院,1966年大硐口公社并入跳蹬场公社后,房屋作为蔡官供销社的分店。1992年建轿子山镇后,镇用作下属办事处办公地址。
  1952年建木头寨乡人民政府,乡政府设在木头寨村,办公地址是石木结构的两间房屋,1956年并入郭家屯乡,后办公地址作为木头寨村支两委的公房办公。
  1952年建郭家屯乡人民政府,乡政府设在郭家屯村“迎熏寺”内,“迎熏寺”宝殿改为会议室,宝殿两侧厢房作为办公室和住房。1961年改称郭家屯公社,驻地迁至云盘村。1962年5月从云盘迁至白坟,办公地点在厦耳村的白坟丫口。1963年驻地迁到位于轿子山镇煤矿家属区东面,建有石木结构房屋9间。1980年改称白坟公社,驻地迁到公社林场,办公地点是砖混结构的1000平方米楼房。1985年称为白坟镇,后称轿子山镇,镇政府迁至轿子山镇茶场,建有砖混结构楼房千余平方米。
  1992年“撤、并、建”后,建轿子山镇,政府所在地为原跳蹬场乡政府驻地(梨园),1996年迁至新建政府办公大楼内办公。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