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军事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46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军事机构
分类号: E289
页数: 1
摘要: 轿子山镇军事机构概况。
关键词: 乡镇 地方志 军事

内容

1961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文件,孙家庄公社、跳蹬场公社、白坟公社分别建立公社人民武装部,公社人武干部为预备役军官,称武装部长和武装干事,人民武装部在人民公社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接受公社党委和上级人民武装部的双重领导,人武干事的人选由公社党委提出,其待遇与公社干部相同,训练由军分区、县(市)人民武装部负责,公社干部编制总数包括人武干部,人武干部不属公社行政编制,由上级另配编制。1984年上半年,孙家庄公社改称孙家庄乡,跳蹬场公社改称跳蹬场乡,白坟公社改称轿子山镇,武装部也改为乡(镇)人民武装部。1992年“撤、并、建”后,改为轿子山镇人民武装部,配武装部长1名、武装干事2名,人选由镇党委提出,市人民武装部任命。
  1962年1月后,孙家庄公社、跳蹬场公社、白坟公社相继成立人民武装委员会,人民武装委员会的成员由人民公社担任组织、公安、武装、宣传、青年、妇女、民政等部门领导组成,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若干人,主任由公社党委副主任担任。人民武装部委员会的任务是:结合本社实际,贯彻执行中央军委有关民兵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指示,审查公社人民武装和有关部门提出的民兵建设计划和组织有关部门协同民兵工作,研究改进民兵工作方法,讨论年度的征兵、退伍和研究战时人力动员方案,开展国防教育等。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