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425
颗粒名称: 二、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
分类号: D235
页数: 2
摘要: 轿子山镇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概况。
关键词: 乡镇 地方志 群体

内容

(一)镇级青年团组织
  1949年10月底,中共贵州省工委负责人张立派张鸣正来安顺了解情况,张鸣正介绍李志远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志远又先后介绍高克敏、杨德富、叶先儒组织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随后由杨德富、高克敏、叶先儒组织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大硐口支部,杨德富任支部书记,高克敏、叶先儒分别任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1949年11月下旬,千峰乡开始逐步发展青年积极分子入团。1957年,区设区团工委,各乡设团总支,村设团支部。1962年以后,在3个公社建立团委,各大队建团支部。“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展后,团的活动停止,被新成立的“红卫兵代表大会常设委员会(简称红代会)”取代。1973年以后,陆续恢复公社和大队团组织。1982年8月,白坟公社、孙家庄公社、跳蹬场公社整团建团工作结束,时有团支部41个,团员1102人。
  1992年以前,孙家庄乡、跳蹬场乡和轿子山镇分别建有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1992年建立新的轿子山镇后,镇有团支部42个,其中:村级37个,学校4个,机关1个。于1992年1月15召开共青团轿子山镇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45名,选举产生了共青团轿子山镇第一届委员会,书记:谢芬。
  1993年8月18日,召开共青团轿子山镇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45名,选举产生了共青团轿子山镇第二届委员会,书记:谢芬。
  1996年7月19日,召开共青团轿子山镇第三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50名,选举产生了共青团轿子山镇第三届委员会。书记:张红菊。
  1999年7月29日,召开共青团轿子山镇第四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48名,选举产生了共青团轿子山镇第四届委员会。书记:张红菊。
  主要活动:
  发展团员,建立基层组织,壮大团的队伍,组织参加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向广大团员青年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为党组织推荐优秀青年,输入新鲜血液“推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青少年中着重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两个文明”法制教育,中国近代史教育,开展“学雷锋,树新风”、“争做新长征突击手”、“做合格共青团员”、“向张海迪学习”等活动,利用节日举行各种文体活动,对全镇青少年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