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族源与迁徙及人口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363
颗粒名称: (一)族源与迁徙及人口分布
分类号: F592.7
页数: 2
摘要: 轿子山镇回族人口概况。
关键词: 乡镇 地方志 民族

内容

1.族源
  回族来源于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人和阿拉伯人。公元13世纪中期,成吉思汗西征攻占了许多伊斯兰教国家,将被征服各国军队和征召的人民混编为“探马赤军”,率领回国攻打金宋。公元1252年(宋理宗淳佑十二年),忽必烈自甘肃、宁夏地区率十万蒙古混合军攻占云南,留其部下兀良合部带兵镇守。兀良合部的回兵便留下来定居云南。
  贵州省西北部的威宁一带,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设为马撒路,元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改为军民总管府,由云南省派官治理,屯军戍守,一部分回兵来到那里。元成宗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亦奚不薜(水西)土官蛇节和顺元路土官宋隆济反元,元庭派兵镇压,军中一部分回兵定居下来。由于上述原因,故《威宁县志》载:威宁西北一带……多回族。
  2.迁徙
  境内回族多系云南昭通鲁甸和威宁迁来,有李、马、董、锁、桂、张、猫、刘、丁、黄十姓。李姓迁徙原因是:李姓祖先李德安、李德胜发动反封建官府斗争失败,李德安为官军所害,李德胜被迫于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2年)带领全家逃来安顺。马姓迁徙原因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明太祖朱元璋任命开国有功之将傅友德、沐英、兰玉统率大军南征。据《马姓家谱载》始祖马能、马俊二公随傅、沐、兰三将转战滇黔直抵贵州乌撒(即威宁)因屡建战功,马能、马俊得授乌撒卫之职,清朝初年由威宁支系迁来安顺居住云盘村(大坡)、木头寨(纳井)。
  3.人口分布
  境内回族主要居住在云盘村的孙家大坡、杉树林、青冈坡、熊家山4个自然村;厦耳村的前寨、后寨、老寨田3个自然村;木头寨村的纳井自然村。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境内回族总人口612人,云盘村381人,厦耳村182人,木头寨村43人,跳蹬场(城镇居民)6人。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