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轿子山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132
颗粒名称: 大事记
分类号: K297.35
页数: 20
摘要: 民国时期-2002年轿子山镇相关大事记。
关键词: 地方志 轿子山镇 大事记

内容

民 国 时 期
  民国3年(1914)
  改安顺府为安顺县,隶黔西道(后称贵西道),轿子山镇属安顺县。
  民国3年(1914),小学堂改名为“安顺县两等小学”,全县20所,境内大山设民立第十二两级小学校。
  民国6年(1917)
  中国银行安顺县分行成立,发行钞票流通于境内,初时兑付皆为袁世凯头像银元,后因政局影响,行中基金被抽走。
  民国8年(1919)
  烟禁大开,境内几千亩良田种烟,次年停种。
  民国19年(1930)
  省政府开展地方自治,调整行政区划,区以下设乡(镇),时境内郭家庄、徐家庄、张官、青山属武林乡,跳蹬场、大硐口、白坟属千峰乡。
  县设千峰乡第一中心国民学校,校址在境内单家屯村。
  民国25年(1936)
  县国民政府教育实施纲要规定,大山为公立小学。
  民国30年(1941)
  始修安顺至轿子山公路。
  民国33年(1944)
  县增设千峰乡第二中心国民学校,校址在境内大硐口村。
  民国35年(1946)
  乡下辖保,时武林乡辖境内10保210甲,千峰乡辖境内20保315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
  9月,徐天恩和中共代表段一芳在大山村秘密建立安顺县游击大队,徐天恩任大队长,段一芳任党代表。
  10月底,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大硐口支部。
  是月,成立大硐口游击队。
  1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17军侦察营先头部队抵达安顺,宣布安顺解放,境内村寨随之解放。
  是月底,安顺县共划为5个区、2个镇、16个乡,轿子山镇属千峰乡。
  1950年
  1月,安顺县抽派工作队(或称文工团)深入村寨,开展清匪反霸、减租退押、清退帮粮、查黑田五大任务宣传,发动群众、筹建农民协会、查田定产,为土地改革打基础。
  2月12日,原千峰乡乡长吴启荣组织反革命武装暴动。
  10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纠正镇压反革命运动的右倾偏向》的指示,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
  是月,境内进行土地改革。
  12月,开展反霸、镇匪斗争。
  1951年
  4月,境内积极支持抗美援朝,有125人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捐赠稻谷15951斤。
  4月24日,时郭家屯乡、木头寨乡、跳蹬场乡、大硐口乡降冰雹长达2小时,5千余亩农作物受灾,百余户房屋受损严重。
  7月,开展土地改革,按照政策规定进行查田、房产登记。
  9月21日,贵州省轿子山煤矿成立,厂址建在老洞。
  是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进驻境内轿子山煤矿。
  10月,土地改革运动结束,划定阶级成分,境内有:地主216户,富农150户,贫农3209户,中农1475户,其他267户。
  1952年
  3月,建7个乡政府,召开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乡乡长、副乡长。
  4月,安顺县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境内7个乡先后建立互助组,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10月,建郭家庄、孙家庄、青山、木头寨乡支部。
  是月,境内农业税执行中共中央“调整产量,纠正畸高畸低,依率计征,依法减免,取消一切附加”的政策。
  11月,青山乡、孙家庄乡、郭家庄乡属安顺县第四区,木头寨乡、大硐口乡、跳蹬场乡属安顺县第五区。
  1953年
  4月,开始试办互助会。
  6月,开展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8月,地区邮电局在跳蹬场建立邮电所,开办邮政电信业务。
  10月,按照县委《关于调整产量工作的意见》,年末填发新的土地证。
  11月,时7个乡普选工作结束。
  是月,7个乡先后建立生产互助组。
  1954年
  5月,在普选的基础上,选举全面结束,建立了7个乡人民政府,依法选举了乡长、副乡长。
  8月,建青山、大硐口、孙家庄、郭家屯、木头寨、跳蹬场信用社。
  9月,7个乡建常年互助组213个,共2180户、9882人。
  是月,建41个初级农业合作社。
  1955年
  4月,始建关冲水库,库容量8万立方米。
  1956年
  4月,郭家屯乡5个社受雹灾,涉及农户386户。
  6月,撤郭家庄乡并入张坪乡,撤青山乡并人孙家庄乡,撤木头寨乡并入郭家屯乡。
  8月,境内各乡召开人民代表大会。
  1957年
  1月,实行“私有、私养、公助”,帮助社员提供猪源,扶持养猪。
  是月,贯彻“两条腿走路”和“地方普及群众办路”的方针,组织境内群众修跳蹬场至七眼桥公路。
  2月,境内初级社转入高级社。
  8月,跳蹬场粮站3个大仓库建成,容量150万公斤。
  1958年
  1月,始建棕树水库、大硐口水库、洋坪水库、马鞍山水库、安家箐水库。
  2月,7613部队进驻境内林生队。
  4月,白坟、孙家庄、跳蹬场3个管理区遭受长达175天的旱灾。
  7月,商业系统开展“整风”、“双反”、学习运动,境内“自由市场”关闭,区供销社在村设立分销点。
  8月至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建张官屯人民公社、蔡官人民公社。
  11月,全县秋种实行“大兵团作战”,深耕翻田3000余亩。
  是月,孙家庄、大硐口、跳蹬场、郭家屯管理区各村大办食堂,共办食堂58个。
  是月,境内共办养猪场50个。
  是月,建安轿铁路工程指挥部,跳蹬场至七眼桥公路通车。
  是月,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境内实行出生、死亡、迁出、迁入四项登记制度。
  1959年
  2月,开展人民公社的整顿、巩固工作,纠正对人民公社的错误认识。
  4月,中共中央转发《关于做好当前人民生活工作中的几项紧急通知》,境内遵照文件解决人民生活问题。
  9月,在党内开展“反右倾”运动。
  是月,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宣传“少杀、小捕、管制也要比过去少”的政策方针。
  12月,孙家庄、跳蹬场、大硐口、郭家屯四个管理区开展整风整社工作。
  1960年
  8月,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
  9月,对人民公社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整风整社,批判“五风一化”(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铺张浪费风、官僚主义风和干部特殊化)。
  12月,跳蹬场、孙家庄、白坟公社分别召开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1961年
  1月,兴建洋坪水库引水工程(运河),长2.5公里。
  6月,推行“三包、一奖、四固定”。
  8月,开始撤销大公社,恢复区建制。
  是月,大硐口管理区、跳蹬场管理区合并称跳蹬场公社,郭家屯管理区迁云盘,建云盘公社,隶属蔡官区。
  10月,大硐口管理区在境内平桥河成立大硐口水利工程指挥部。
  是月,兴建水洞村引水工程(运河),长3公里。
  11月,国家调整生猪政策,鼓励私养,划给养母猪农户饲养地,平价供给饲料,提高肥猪收购价,发放预售定金和奖售料。
  是月,孙家庄公社、跳蹬场公社、白坟公社分别成立了人民武装部。
  1962年
  7月,大硐口水库垮塌,千峰河下游淹没稻田3800亩,水洞、平桥、新寨房屋受淹。
  10月,白坟公社林场造林规划工程开始启动。
  12月,建成棕树水库和洋坪水库,容量分别为100万立方米和80万立方米。
  是月,贯彻民兵“三落实”(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
  1963年
  3月,白坟、跳蹬场、大硐口、孙家庄公社分别召开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12月,建成出水洞引水工程(运河),长2.5公里,运河水从水洞出至新寨渡槽汇集延伸到普定白岩。
  是月,建成洋坪水库引水工程(运河),长3公里。
  1964年
  5月,安顺县动员初中、高中毕业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孙家庄公社、跳蹬场公社、白坟公社插队落户当新农民。
  6月,境内开展第二次人口普查。
  10月,境内农村进行面上“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2月,境内青山、邓家、河安、云盘、屯脚、厦耳、木头寨开展集体造林运动。
  1965年
  1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文件精神,境内各村进驻工作组,在农村开展“社教”运动。
  5月,跳蹬场、孙家庄、白坟公社分别召开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是月,始建安顺市青山砖厂。
  10月,境内各公社用大米去威宁兑换洋芋种进行栽种(时称米拉洋芋)。
  是月,始建麒麟屯水库。
  11月,地委派工作队到大硐口公社进行“四清”运动,将大硐口大队作为试点。
  1966年
  6月,大硐口公社并入跳蹬场公社。
  是月,境内由按甲子赶场改为十天场。
  10月,收回社员部分自留地。
  11月,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境内学校停课。
  1967年
  6月,境内开展“横扫牛鬼蛇神”运动。
  9月,境内“造反派”夺权。
  10月,境内公社管委会更名为革命委员会,大队更名为革命生产委员会。
  1968年
  1月,境内安顺至轿子山煤矿铁路动工修建。
  5月,境内开展对“十八种人”(地、富、反、坏、右、判徒、特务、走资派、原国民党的军警、宪特人员,反动社团骨干、新生资产阶级分子、蜕化变质分子)批斗运动。
  12月,建成麒麟屯水库,库容量60万立方米。
  是月,境内社员饲养肥猪实行“购五留五”,猪肉供应由食品站独家经营,实行定量供应。
  1969年
  2月2日,安顺县委下发《关于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夺取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彻底胜利的意见》,要求抓好清理阶级队伍,下放学校,把学校下放到大队、生产队去办,建立以贫下中农为主体,有民兵、革命师生参加管理学校的领导班子。孙家庄小学、大山小学、大硐口小学、白坟小学、单家屯小学等交大队办,由大队干部担任学校领导。
  10月,继续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安顺县组织一批公社、大队干部到山西省昔阳县参观,时白坟公社、跳蹬场公社分别派人参观学习。
  12月16日,安顺县革委生产领导小组转发省革委生产领导小组《关于实行屠宰税和自行车牌照税征收办法的通知》后,境内实行屠宰税和自行车牌照税。
  是月,安顺地区、安顺县将境内白坟公社定为“农业学大寨”试点。
  1970年
  2月,境内白坟公社木头寨、厦耳村等大队推广水稻新品种珍珠矮。
  12月,根据安顺县召开的“一打三反”工作会议精神,跳蹬场、孙家庄、白坟公社开展“一打三反”运动。
  1971年
  3月,孙家庄、跳蹬场、白坟公社开展整党整风运动。
  10月,孙家庄、跳蹬场、白坟公社分别召开党员大会,传达9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的《关于林彪叛党、叛国出逃的“9·13”事件的通知》,按照中央的部署,开展批林整风运动。
  1972年
  2月,始建安顺地区水泥厂,地址境内袁家屯村。
  5月,始建安顺县跳蹬场中学。
  6月,开办跳蹬场公社、白坟公社知青茶场。
  7月,境内遭受伏旱,粮食大幅度减产。
  9月,安顺县跳蹬场中学建成启用,当年招收初中一年级和高中一年级新生。
  10月,境内实行“一定五年不变”农业税制,对部分负担过轻或过重的生产队作调整。
  1973年
  年初,境内再次掀起“农业学大寨”运动高潮,境内组织参观团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参观学习。
  9月20日,安轿铁路竣工,副省长陈璞如为安轿铁路通车剪彩。
  1974年
  年初,境内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大办养猪场。
  4月30日下午6至7时,跳蹬场公社、白坟公社遭受一个多小时的狂风暴雨和冰雹的袭击,农作物严重受损。
  1975年
  9月,安顺地区水泥厂正式投产。
  是月,安顺县组织“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到孙家庄、跳蹬场、白坟公社开展路线教育,批判“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只抓生产、不讲政治)思想和“白猫黑猫论”。
  11月,贯彻落实安顺县五级干部大会提出的“大干苦干三、四年,建成大寨县”精神。
  12月,孙家庄、跳蹬场、白坟公社分别召开全公社妇女大会,传达邓小平和吴桂贤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讲话。
  是月,安顺地区、安顺县普及大寨县工作队进驻境内白坟公社各大队。
  1976年
  1月8日,境内各单位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收听、收看悼念周恩来总理的广播电视。
  5月,白坟公社木头寨大队抽调15人,在纳井生产队选择12亩土地,种天麻、当归、三七等中药材。
  6月,跳蹬场公社抽各大队专业技术人员到公社组建副业队(建筑施工队)。
  7月,境内开展第二次农业学大寨。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境内各公社设灵堂,9月18日境内各单位、学校参加悼念大会。
  1977年
  3月,境内建立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白坟、跳蹬场、孙家庄公社分别组建长修队。
  5月,孙家庄公社在张坡建公社砂石厂。
  7月,境内开展斗私批修,收回“三地”(自留地、饲料地、开荒地)和私人大牲畜。各公社成立市场治安管理组织,将月赶四场改为月赶两场。
  10月,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境内学子纷纷参加高考。
  1978年
  2月,白坟公社在云盘村扁山建公社畜牧养殖场。
  4月,境内各公社建立防雹站。
  9月,境内社员可凭三证(宰杀证、“交售单”税票、大队证明)在市场上出售猪肉。
  10月,境内各公社分别组织学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
  1979年
  5月,境内孙家庄、跳蹬场、白坟公社贯彻“民兵三落实”,开展群众性练兵活动。
  7月,落实干部政策,取消“成分论”。
  8月,根据安顺县革委调减“一定五年”粮油征购任务,孙家庄、跳蹬场、白坟公社按规定进行调减,对境内部分生产队根据征购“畸轻畸重”进行调整。
  12月,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境内有4名战士光荣牺牲。
  1980年
  1月,境内调整生产队规模,时白坟公社有6个大队、45个生产小队,跳蹬场公社有19个生产大队、94个生产小队,孙家庄公社有12个生产大队、80个生产小队。
  8月,白坟、孙家庄、跳蹬场公社贯彻落实中共安顺地委《关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精神。
  10月,境内实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山林管护), 37个行政村划定自留山,11个行政村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
  12月,白坟公社畜牧场进行同期发情注射,作摩拉水牛冻精输配操作示范。
  1981年
  7月,白坟、孙家庄、跳蹬场公社分别召开“三干会”,学习《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公报》和《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同时安排计划生育、民兵调整和人口普查工作。
  11月,改革农产品收购、派购制度,除对粮油等少数重要农产品实行定购合同外,其余实行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
  1982年
  5月,以区为单位,培训区社干部,学习胡耀邦《视察东北时的讲话》、邓小平《关于整党整风的讲话》和陈云《关于讲真话,不要讲面子》等文章。
  7月,境内开展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工作。
  9月,中共十二大以后,公社党委贯彻中共中央提出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进一步总结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10月,境内白坟、孙家庄、跳蹬场公社分别制定翻番计划。
  1983年
  8月,白坟、跳蹬场、孙家庄公社分别贯彻中发(1983)1号文件,要求思想解放一点,改革更大胆一点,工作更扎实一点。
  11月,开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斗争,宣传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重大意义和依法“从重、从快、一网打尽”的方针及宽严结合的政策。
  是月,生猪收购实行议购议销。
  1984年
  4月,白坟、跳蹬场、孙家庄公社机关干部参加市(县)四级干部会议,听取传达学习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及中办发(1984)1号文件,省委《关于贯彻中发1号文件的通知》和省人大常委会发布的农业“十八条”等文件。
  6月,将公社管委会改称乡(镇),生产大队改称村民委员会,白坟公社改称轿子山镇,孙家庄公社改称孙家庄乡、跳蹬场公社改称跳蹬场乡。
  7月,建安顺县华严区孙家庄职业技术中学,校址大寨村。
  是月,孙家庄乡与青山村联办“安顺县第一砖厂”。
  1985年
  2月,“两乡一镇”制定普法方案,成立普法领导小组,明确普法对象为9~60周岁的公民。
  3月,轿子山镇向安顺县人民政府申请移地新建政府办公楼,县派工作组考察论证,共用地3.7公倾。
  10月,木头寨村投资10万元,建村级小学。
  是月,孙家庄乡政府投资5万元,上级补助5万元建孙家庄完小。
  1986年
  3月,乡镇召开会议传达市(县)会议精神,开展关于“两个基本国策”的学习。
  5月,对境内违规建房进行清理。
  7月,境内实现普及初等教育。
  1987年
  1月,传达省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及省委书记胡锦涛讲话,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
  6月,经安顺地区行署批准,将原华严区孙家庄职业技术中学迁至青山,更名为安顺县青山职业技术中学。
  6月,“两乡一镇”换届选举。
  7月,始建原轿子山镇办公楼,地址轿子山菜场。
  1988年
  9月24日,境内雷打岩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15人。
  10月,对无证开采的平安煤矿进行封炸。
  12月,按照“一定三年、四项减免”政策,恢复1976年的农业税任务,公粮价格50公斤由原来的16.1元调整为23.1元。
  1989年
  1月,“两乡一镇”开展土地详查工作。
  2月27日,关口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9人。
  3月9日,根据国家民委(1979)166号、(1982)86号和贵州省人民政府(1982)112号文件精神,“南龙人”的族别认同为白族。
  1990年
  3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以民行批(1990)32号文件批复,撤销原安顺市和安顺县建制,建立新的安顺市。“两乡一镇”属安顺市管辖。
  4月,轿子山镇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7月10日,境内开展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1991年
  7月,境内连降特大暴雨,洪水泛滥,加之,蔡官镇冷家大寨水库垮塌,境内25个行政村被淹,受涝面积9600亩,千峰河下游3600亩稻田绝收,平桥、木当、各什、新寨、水洞等村寨625户房屋被淹,水冲沙压毁田80亩,水毁房屋36间。
  10月,始建孙家庄乡办公楼。
  1992年
  1月15日,召开中国共产党轿子山镇第一次代表大会。26日,召开轿子山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3月,召开镇三级干部会议,传达市三干会议精神,明确1992年奋斗目标,粮食总产730万公斤,乡镇企业总产值2560万元。
  4月,境内遭受雹灾,损坏房屋12间,受灾面积2560亩,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
  是月,成立了轿子山镇高标准扫盲、普法、国土宣传领导小组。
  是月,境内开展全国第三次产业普查工作。
  8月,轿子山镇拟定“八·五”计划和“十年经济发展规划”。
  9月,安顺市政府、轿子山镇投资2.5万元,疏凿象鼻洞内巨岩,疏理洞外明槽,加固河堤。
  12月,轿子山镇实现高标准扫盲。
  1993年
  3月24日,召开中共轿子山镇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轿子山镇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4月,轿子山镇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人大主席团成员,选举产生人民政府镇长、副镇长。
  6月,境内黄土坡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10人。
  9月,轿子山镇投资10万元,建大牲畜市场。
  11月,轿子山镇政府组织修建水洞至安顺油毛毡厂公路,全长13公里。
  1994年
  3月,轿子山镇开展“脱贫致富奔小康大讨论”工作。
  4月,轿子山镇组织40名村干部到云南玉溪、通海等地考察。
  6月,轿子山镇总结“脱贫致富奔小康大讨论”工作,制定发展规划和措施。
  7月,轿子山镇结合实际,将全镇37个行政村划分为青山、大硐口、小园、林场、大院5个办事处。
  是月,轿子山镇“两基”工作通过市级督导评估验收。
  11月,轿子山镇政府组织修建袁家屯至郭家屯至云盘乡村公路,全长10公里,建石桥2座。
  是月,轿子山镇扩建郭家屯至白坟公路3公里、郭家庄至徐家庄村公路4公里。
  12月,中共安顺市委、安顺市人民政府授予轿子山镇袁家屯村“小康村”称号。
  1995年
  1月,轿子山镇召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动员培训会,传达安顺市委(1995) 01号文件,把抓好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结合起来。
  2月,根据安顺市政府(1995)27号文件及市国土局安排,轿子山镇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3月,安顺市民委与邓家村联办邓家石料厂。
  5月,中共安顺市委、安顺市人民政府授予轿子山镇小园村“小康村”称号。
  是月,中共安顺市委、安顺市人民政府授予轿子山镇下寨村“小康村”称号。
  7月,轿子山镇办公大楼竣工。
  8月,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到轿子山镇视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9月,中共轿子山镇党委在云南宝山设立商贸支部,加强对外出经商党员的管理。
  是月,轿子山镇经济战略发展研讨会在黄果树召开。
  10月,境内开展人口抽样调查工作。
  是月,轿子山镇初级中学正式挂牌。
  11月,修建跳蹬场至大院村棕树公路,全长6公里。
  是月,中共安顺地委、安顺地区行政公署授予轿子山镇“科技先进集体”称号。
  12月,中共轿子山镇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共第三届轿子山镇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1996年
  1月,召开轿子山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人大主席团成员和轿子山镇人民政府镇长、副镇长。
  是月,中共贵州省委授予轿子山镇“1994~1995年度农村基层组织先进乡(镇)党委”称号。
  2月,轿子山镇组织芦笙队、大鼓表演队、民族风情表演队,到城区参加安顺市组织的迎春活动。
  3月,轿子山镇制定小城镇总体规划。
  4月,轿子山镇开展收缴非法枪支、打击涉枪犯罪活动。
  是月,审定轿子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月,轿子山镇政府实施《关于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意见》,延长土地承包合同期30年。
  是月,轿子山镇开展第一次农业普查工作。
  6月,轿子山镇经地区“两基”检查团验收合格,发给合格证。
  是月,中共贵州省委授予轿子山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1997年
  1月,轿子山镇制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二五”计划(1996~2000年)》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工程”实施方案》。
  4月,轿子山镇“三五”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制定《“三五”普法实施意见》。
  6月,轿子山镇政府落实计划生育“三为主”,推行“三结合”。
  11月,扩建青山至野鹿山至邓家乡村公路4公里,新修砂子坝至鸡窝寨至苑包至八角硐乡村公路4公里。
  是月,省级补助10万元,轿子山镇筹资10万元,建轿子山镇精神文明活动中心大楼。
  12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轿子山镇“全省两个文明建设先进乡(镇)”称号。
  1998年
  3月,轿子山镇制定“四包、三带头”(包自己、包子女、包家庭、包完成任务,带头完成任务、带头作节育手术、带头办理独生子女证)的计划生育措施。
  8月,轿子山镇党委、政府荣获安顺行署授予“创科技先进镇”称号。
  12月,召开中国共产党轿子山镇第四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轿子山镇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是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轿子山镇“1995~1998年度红旗文明乡镇”称号。
  1999年
  1月,召开轿子山镇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人大主席团成员、镇人民政府镇长、副镇长。
  是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安顺市轿子山镇“小康镇”称号。
  5月,轿子山镇办微机培训班,镇全体干部、教师参加培训。
  6月,安顺师范专科学校在轿子山镇政府精神文明大楼开办中文专业函授大专班,102名小学教师参加学习,学制三年。
  7月,连降暴雨,境内25个行政村不同程度受淹,受涝面积7500亩,1980亩稻田绝收,156户房屋被淹,水毁房屋12间。
  9月,轿子山镇制定小城镇详细规划。
  10月,省民政厅支持及镇政府匹配资金,对境内云盘村苗族茅草房进行改建。
  2000年
  7月,贵州省建设厅授予轿子山镇“贵州省村镇建设先进乡(镇)”称号。
  11月,扩建跳蹬场至水井坎、新院子、小园、小寨乡村公路3公里,新修水塘寨、河安至蔡小公路8公里。
  12月,境内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2001年
  5月,轿子山镇在37个行政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
  7月1日,轿子山镇开展庆祝建党80周年活动,镇组织合唱队参加市、区的比赛。
  是月,轿子山镇建教师安居工程3200平方米。
  7月,上级拨款20万元,捐资5万元,镇匹配资金5万元,建成境内“义教工程”项目学校——大院小学。
  是月,中共安顺市委授予轿子山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8月,境内乡镇煤矿进行技改,要求各煤矿实施壁式开采,并安装瓦斯监测系统。
  10月,九三学社贵州省委专家教授到轿子山镇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11月,新修白坟至长耳朵、前寨乡村公路6公里,扩修大洋、孙家庄接安轿公路线村公路2公里。
  12月,召开中共轿子山镇第五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轿子山镇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
  2002年
  元月,召开轿子山镇开始第五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镇人大主席团成员,镇人民政府镇长、副镇长。
  7月,武警贵州省总队捐资12万元援建轿子山镇希望小学。
  8月,云盘村苗族茅草房改建竣工,20户苗族乔迁新居。
  是月,新修小寨至安吉厂乡村公路2.5公里。
  是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授予轿子山镇“1999~2002年红旗文明单位”称号。
  9月,轿子山镇计划生育“村为主”工作通过省、市、区验收合格。
  10月,轿子山镇党委、政府荣获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知识出处

轿子山镇志

《轿子山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志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记述轿子山镇的历史,主要记述轿子山镇人民创造历史和改造历史的过程,记述的重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境内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记事上溯至古代,下迄2002年。

阅读

相关地名

轿子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