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神盛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099
颗粒名称: 迎神盛况
页数: 2

内容

每年农历五月廿八日,是城隍爷的生日,在这一天,举行极为隆重的庆祝活动。四方善男信女纷纷云集,进香祈福,同时抬着城隍神游街,伴之以各种民俗娱乐活动,其祭祀之隆重,场面之热烈、商贸之繁荣,实属鲜见。时至正午,祭祀完毕,庙前铁炮三响,开始游行,“黑白无常”(又名喜神,纸扎巨人,高丈余,戴冲天冠,由壮汉在“腹内”肩着行走)大摇大摆,两边开道,又有两人各挑一面二尺直径的大铜锣,边走边打边喊,街上行人靠边,谓之“净街”。接着是仪仗队(即半副銮驾)由数十人分别举着,“肃静”、“迥避”、虎头牌、金瓜、钺斧、大刀、长矛、月牙铲、翻天印等兵器及各色狗牙旗、龙凤旗,随着四五架“春亭”(每架八人抬,木架上是一出群众喜闻乐见的“芦花荡”戏,由数名男青年装扮,多为“水漫金山”、“天女散花”、“穆桂英挂帅”、“唐僧取经”等戏目)、3架“香亭”,抬着鼓、锣、钹等吹打乐器,乐师十数人,边走边奏,再是马队(俗称“骑摆马”,多为士绅及富户的青少年,穿著阔绰,极尽炫耀)两乘敞桥,抬着城隍神的侍童,成十上百穿得花花绿绿、腰挂饰物的拉牵儿童(多为平民子弟)二路纵队,人人拉着数十丈的白布,白布一头系在龙轿上,龙轿16人抬着,上设龙座,端坐着身著大红龙袍、头戴文冠、脚踏金师,头顶“万民伞”,慈眉善目的城隍神,真是神气非凡。最后是地方绅耆和社会人士随行。铁炮,盒子炮此起彼落,震憾古城,锣鼓喧天,彩旗招展,人山人海,成群结队,填街塞巷,兴高采烈火,尽情观赏。游行队伍长约里许,浩浩荡汇,好像一条长龙,所到之处家家门前设香案、祭品,鸣放鞭炮,烧香叩头,以示迎神。游行路线或由东街转北街,出城进西街,转南街出城一里多,到达场坝“赈济台”,扶城隍上座,举行“赈孤”仪式,在四周施撒稀粥,以示赈济“孤魂野鬼”,祈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后,城隍抬回庙内,盛会结束。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