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节妇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076
颗粒名称:
节妇传
页数:
6
内容
周氏节孝诗(并序)
戴文岚
节妇周氏,处士周顺廉之女,安顺旧州谷腾岳之妻,归谷氏年二十七而寡,时嘉庆二年(1797年)腾岳昆弟五人皆早卒,周氏之妯娌无一为其夫守者,以故从子三人,咸无依。周氏养育之至为成立,为其长者授室,顷而周氏一子与其从子三人皆殂,为授室者生子一,以存谷氏宗祧,节妇今年已八十有二矣。
朔风起兮白水寒,惨淡人间殒镜鸾。椎胸擗地拟同穴,春言门祚转心酸。龙钟舅姑霜满发,索乳赤子啼声发。茕茕双影萃艰辛,夜绩无灯空对月。况复常年悲早萎,无情燕子各分飞。孤雏日夜空巢里,哺喔频劳手自持。藐兹诸孤何以谷,堆案父书原堪读。吟声断续杂机声,上慰高堂昏与夙。椿树忽雕萱草摧,桂枝一一折庭隈。穗帷洒泪皆成血,食蓼愈幸志不灰。拟乔松年方竹箭,年年苍翠敌风霰。惨切五十余年间,古来巾帼几曾见。我闻此事亦涕零,志弥苦兮德弥馨。三代掌持余一线,谁将亮节叩圆灵。
谷节妇周氏传
节妇谷周氏,安顺旧州西门谷腾岳之妻,处士顺廉之长女,文痒邦仪之四媳也。方于归时,翁姑年在桑榆,昆弟五人共爨。性情各殊,妇贞静柔和,善为调护,上下和睦,致使一门之内,皆知敦礼让,无诟谇声。即谭氏姑寝疾,妇亲奉汤药,晨夕不离,向隅哭泣,衣裳尽温,甚至焚香告天,愿以身代。而沉疴难起,萱竟摧折。自兹以往,伯叔相继病亡,其夫犹无恙。以为学运虽衰,尚有长城可倚,突于嘉庆二年(1797年),夫患怔忡,服药罔效,形容目疵,泯然气绝。妇痛切心肝,密谋同穴,投缳欲自尽,事觉,翁泣而语曰:“周氏,无益吾伤也,尔子未二月,谁为乳之?尔二女俱幼,谁为抚之?尔妯娌皆分飞他姓,所遗三侄,谁为鞠育而教诲之?尔年已廿七,宜具远识,倘上旦轻生,余也从此逝矣!”妇曰:“谨遵严命。”于是矢志柏舟,力担重任,而环顾一室,四壁徒立。乃奋然操作,昼纺夜绩,为奉翁恤孤计。阅岁余,思翁寝兴阒寂,不能时待左右,恐有疏虞,更访聚后姑,相与偕处。每日指几席,洁膳馐,一切家事,胥禀令而行,总求二人欢畅,习以为常。未几,翁赋鹏鸟,姑亦旋歌薤露,凡附于棺者,诚信交修,比邻妇女,见其养生先意承志,已逊谢弗及,复见送死,呼天抢地,情形如此真切,皆叹妇有孝德,不独以孀居显也。三侄稍长,略稔妇忧劳,孤子竟懵然罔觉,妇亦不忍虽责,曲为训导。尚冀其习礼秉义,绍祖父风,仍充谷氏之闻。无如数与愿违,孤子十岁夭,次女十九岁殂。大侄授室数年,偶冒风寒误于投剂,两侄运厄,俱归泉壤,仅存长女,适潘氏。有一线之侄孙,随母下堂。氏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计自丧偶以来,五十余后,备饥寒,筹庆吊,救灾患,葬冢累累,实由支倾一木,惨淡经营,是人所未阅之苦海,妇亲阅焉,人所未至之愁城,妇亦至焉。其遇可不谓艰欤!妇年八十有二,每言往事,不禁欷觑,泣下数行,故得备述其颠末。
陈节妇饶氏传
张煌
陈饶氏,安顺旧州人,城西饶贵之长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生。五十四年(1789年)归陈欤之子文耀。嘉庆五年(1800年)夫故。时翁姑衰老,而遗孤钰甫五岁,碘三岁,家贫窭,四壁萧然。氏柏舟夭志,仰事俯育。晨夕惟一婢,躬与力作,榨粉谋食,纺线谋衣,备极辛苦。翁姑既无他子,养生送死事,氏悉以一身自经营,皆能尽礼。
二子长,为婚娶,勖以勤俭,今俱成立。卒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寿六十四。
赵节妇段氏传
简大才
段氏者,旧州赵文德之妻,段有之女。幼寡言笑,慎步履。年九岁,父母俱殁,翁姑亲移抚养。姑治家甚严,氏善事之,卒以孝闻。不数年,翁姑相继去世,夫亦染病终。是时,年方廿六。呼天抢地,有死无生情,哀动邻里,其伯姑冷氏慰之曰:“何见之愚也,尔夫虽死,有子存焉,即痛夫之去世,讵意子之无依乎?”氏乃收泪,誓柏舟。勤俭以教子女,纺织以谋衣食,卒能令子长成,以绵世泽。盖劬劳于茶蘖中者,已数十年矣,故表之以俊采风者。
赵节妇冷氏传
赵鼎新
冷孺人,旧州冷思忠女,年十七,适赵棋孝其翁姑,竭力承颜。祖姑曾氏,年七十余,孀居三十余载,氏小心奉事,寒暑无违。迨翁秉礼去世,氏相夫承两世慈闱,勤谨罔缺。未几夫亡,氏年甫廿七。饮润绝粒,誓以身殉。继念姑老子幼,无所依赖,乃矢志冰霜。谢纫绮,却铅膏,勤辟绩,谋甘旨以奉姑,持义方以教子,盖亲操井臼者数十年。姑至七十六岁殁,竭力殡敛,尽哀尽礼。事祖姑至九十六而终,丧葬亦如其姑之仪。其后子业稍成,慈惠益著。于道光庚寅年(1830年)无疾而终,寿七十八。孙现列胶庠。
简节妇杨氏传
余与焕亭简兄交最久,因悉其家世最说详,适假归过访,焕亭肃然曰:先大母苦节毕生,殁廿余年矣。里人将颌请旌扬,用光棹楔,乞为之传以垂不朽,不文,弗工传志,谨质言之以纪其略。
孺人杨氏,父讳耀乾,安顺旧州人。生孺人,幼即寡言笑,不事嬉戏。稍长,勤织红,能事父母,明大义。年十八,归简氏朝权公,遂事舅姑,朝权公以服贾致养,往来滇蜀间,孺人身自持家,不使累老人心力,衣服膳馐,必精必洁。每事先意承志,能得堂上欢,敬事夫子,静好无违。年二十二,朝权公以疾终,时长公甫二龄,次即莘田公,力在遗腹。孺人痛不欲生,顾念垂日无依,遗孤未育,乃收泪强生,支持内外,事无巨细,皆身任之。瘠田十亩,手自经理。以女红补不足,每比一盂,朝暮自给,而堂上供养无缺。夜分篝火,鸣梭不辍。虽盛寒酷暑,未尝离纺车。自念零丁孤苦,泪涔涔下,机杼尽湿。见舅姑则强颜为笑,曲尽欢心。帮舅姑只欢其妇之贤,而忘其子之殁也。姑疾病,孺人竭诚尽力,汤药必亲尝,姑殁,哀毁逾节曰:“吾代夫子事父母,而不能致孝,安用吾为?且翁老矣,儿辈未能尺寸相随,吾以寡媳出入扶掖,多所未安,可奈何?”乃为长公择聘。先育于家,庇以事翁,若孙女然。泊翁继殁,竭力治殡葬,尽礼尽哀。方二子之幼也,孺人岁必余布二端,购书束脯。令从师学,不以井臼分其心,及长公与莘田公稍长,慨然曰:“读书第以明义耳,安能睹母氏劬劳,而自优游塾序间乎?”乃相与投笔,并力经营,早夜自市归。孺人必殷殷训诫,日俭日勤。次第为毕婚娶,身帅以治家政。以故生事裕,由歉而丰,稍广田宅,而孺人犹纺绩如初,居恒训子妇诸孙,备述艰难辛苦,惟恐以逸欲自安。苦节垂四十年,奉亲鞠子,忧劳成疾。自少至老,日常呕血,年六十一卒。呜呼!方朝权公始殁之时,亲老子幼,危若将陨。孺人以一身为孝子贤父,慈母严师,吸啖冰霜,惨悴荆棘,卒臻家道日炽,孙曾日藩,砥励诗书,彬彬庠序,其有功于简氏,岂浅鲜哉!夫蓄积日久,发越愈奇,积善余庆。其理不爽,吾固知简氏之方兴未艾也,特书其大略,以备采风者择焉。
四烈妇合传
吴寅邦
真潘氏者,安顺旧州人也,乾隆时人,考其家乘云:氏幼丧父,性情纯静,饮食推让,诸姊妹咸相得焉。稍长,纺绩维勤,言笑不苟,事母尤肫挚。年十九,归真玙。考事翁姑,善相夫子,未逾年,夫亡。氏痛哭死而复苏者再,入敛后,即扃楼自缢。事觉,不果。悲伤不已,三日不进饮食,仍饮鸩死。
越廿余年,而州之郭氏殷氏,复以节烈著焉。氏夫,逸其名,因其行而以二呼之。氏于归后,家极贫,从夫迁居归化,生一女,而夫亡。氏抚弱女,纺绩资生。夜有贼入室,操刀逼之,氏拒而伤顶,血流如注,几死,邻里奔救得苏,乃携女回居旧州。女长成,字简氏子顺林,既聘之夕,氏以女有所托,即扃户自缢,死,其亲族为余述其事,若有余哀者。
又同州简思高妻刘氏,其父戊子孝廉也。氏于归结缡四月,夫亡。家人防之至严,而终绝粒而死。按:氏之曾祖姑杨氏,苦节矢志,氏翁焕宁,请旌建坊,清邑张晓瞻中丞为之传。氏岂不闻其风,而必以死报夫欤。然而曾祖姑有子,而氏无子;曾祖姑有翁姑当养,而无兄弟以代其劳,氏有翁姑,而诸叔可以全其孝,氏盖计之熟矣。
同郡陇戛林岳妻齐氏,齐亦郡之望族。氏归林,结缡二载。事翁姑,睦亲族,幽间之德,戚党称之。夫亡,未葬,即自缢死。戊申族邻上其事,乃合册请旌焉。
于戏!之四烈妇者,先后不同时,而死节则同也。倘所谓杀身成仁者非耶,夫杀身成仁,夫子尝以之论志士仁人矣。而四烈妇者,乃各得其理之所必尽,以行其心之所至安,捐其身而去之,以无负所天,而炳然至性,争光日月。所成者节,而截然不可易者,皆本于蔼然不能昧之心。则节非志不显,亦节非仁不成也。则即谓志士仁人,于巾帼中见之可也。余故合传而梓之,以俟夫采风者。
旧州失陷经过
石达开部至紫云,有双堡某寨之叶桂林与州人聂某有旧,献策曰:“太平军纪律严明,但与之修好,必不来犯,双堡等寨可鉴,如似为然,余能介绍”。州人议定,向张泰和号借银若干(此债至光绪中周某充文昌阁首士时始以公谷还之,以抵业系庙田)购礼物多件,推黄蔼庭等携紫云。石部头目出见,允不犯旧州,代表归,州人方相庆,而安顺知府吕序程忽檄传旧州绅耆往见,众推周文轩、段墨五、叶文山、黄蔼庭四人往。吕谓“有鲍家屯贡生鲍某有团练五十名,已令其驻扎旧州,一切供应由旧州负责,可速返延接”。叶文山禀曰:“旧州小且贫,恐无力供应”。吕怒曰:“接贼汝等有钱,养兵则汝等无钱,非重办不可。”问叶系何学籍,答曰:“普定”,逐命送县收押,盛气而入。周等三人亦县学生员,乃同谒县令。令曰:“太尊盛怒,如不允,祸且不测”。不得已,允之。数日,鲍练至,日惟往双堡等地掠村寨,且扬言,至叶桂林家当鸡犬不留,叶惧,乞师紫云,谓州人负心,官兵旦夕至紫。乙丑(1865年)正月初七日,忽见石部至州城外东南一带,鲍练先逃,州人继之,石部探为空城,乃入留月余。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