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红白喜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2012
颗粒名称: 三、红白喜事
分类号: K892.2
页数: 2
摘要: 介绍旧州镇红白喜事的习俗。
关键词: 旧州镇 红白喜事

内容

(一)起房造屋
  境内居民建房首先请风水先生下罗盘定字向择吉日动土下石、立柱、上梁、安门后移入新居。立柱上梁要办酒席,外家抬猪、抬梁,梁要张贴红布。20世纪80年代后境内居民建房大多是砖混结构的钢筋水泥平房,大多数人家是乔迁新居时才办酒席,外家是送沙发、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物。
  (二)婚礼
  解放前男女青年结合是由媒人介绍,由命理先生合两人八字,八字合得上婚或中婚的,由父母包办定婚,结婚时双方办酒席,男家抬轿吹唢呐扛彩旗去接亲,女到男家后,郎新娘要拜堂,即拜天地、父母、祖宗、亲友等,拜堂后入洞房吃交杯盏。青年小伙们晚上闹新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男女婚姻大多数是自由恋爱,观念已彻底改变。
  (三)做大客
  男女结婚后生第一孩子时,要派两个老太婆抱上一只公鸡到外家去报信。谓曰报喜,外家要组织妇女来做大客,男方家打儿粑办酒席招待客人。来做客的晚上要念佛,1990年后又增加山歌对唱等内容。
  (四)做寿
  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条件的要做寿,亲友及晚辈们都要来为之祝寿,要办酒席。文士之家有文人赠祝寿联、祝寿席、祝寿诗,子女要买衣物赠送老人。祝寿时,老人坐上座,晚辈给老人瞌头,祝贺老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敬老风尚加强,陋习褥节被革除。
  (五)合寿木
  又名合老房,一般选在正月或七月,老人生前把棺材做好存放家里,称为寿棺。俗语有三岁孩儿置棺之说,因人有生就有死。合寿木时燃放鞭炮,木匠要祭鲁班,要办酒席,亲友要朝贺。
  (六)丧葬
  老人去世后丧家要贴挽联,设灵堂,子孙穿戴孝服顶白纸,女婿抬猪羊下祭,请道士念经做道场法事,女儿要燃灯,佛会人员瞌上路佛,晚上唱孝歌,请地舆师看阴地择吉期安葬,三日后复山纳契,待百日后烧白包,三年的守孝期。此间,春节时只贴绿对联,不贴红对联,不办大红喜事,苗族、布依族丧葬习俗与汉族大同小异现已逐步推崇火葬。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