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一、农村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986
颗粒名称:
一、农村体育
分类号:
G127
页数:
1
摘要:
民国时期至2000年旧州镇农村体育发展简介。
关键词:
农村
体育
发展
内容
民国时期,镇境内体育项目有荡秋千、打篮球等体育活动。荡秋千常在春节期间进行,秋千分3种类型,一种是“高架秋”,用6根圆木,每3根圆木以根脚着地为三角形,顶端用绳子交叉捆着,两排分立称秋杆,用1根圆木搭在两排秋千的顶端秋梁。用藤木卷成秋千,将绳索系在秋千上,称为秋索。人蹬在秋索的底部,两手拉住秋索,借助秋千的惯性来回摆动,有的人可打秋梁。春节期间每个自然村都要立1架,老、中、青年、儿童都可以表演。二是“磨磨秋”。用一根圆木栽桩,另一根圆木中间打孔,套在木桩顶端,两人各分别在圆木的两端,用脚蹬,使之一端着地,一端悬空,循环起伏旋转,但必须两人体力相近。三是“滚龙秋”。用一组木架支撑着一根滚动木轴,四组座位系在滚动轴上,人的座位系在滚动轴上,人在座位上时而悬空,时而着地,上下翻滚,轮回转动。少年儿童有拍皮球、打线包、跳绳、游泳、踢鸡毛毽、打螺陀等体育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响应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增加了打篮球的项目。50~70年代,打篮球这个项目在农村非常流行,每个行政村和较大的自然村寨都有篮球架,球架通常为木制球杆,篮球板、铁制篮球圈。球场用石灰、砂、土三合土平整而成,有的全部用土平成,当时有篮球场20个。每逢春节、“五·一”节、国庆节等节日,各村举行篮球友谊赛或锦标寨,奖品有奖旗、球衣、背心等物品。1990年以后,由于外出经商、打工青年人较多,农村篮球运动减少,篮球运动转到旧州镇上和学校开展。2000年以来,甘塘村举办了两届篮球运动会。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