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912
颗粒名称: 五、中学教育
分类号: G527
页数: 5
摘要: 旧州镇中学教育简介。
关键词: 旧州镇 中学教育 简介

内容

(一)学校设置
  境内中学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代,1956年安顺县首次在旧州小学附设初中,招收一个初中班。1957年成立旧州中学,校址在北门口,招收2个班,当时的旧州中学是安顺县唯一的一所县属中学,面向全县招生。同年旧州区在旧州白果园赵家四合院里开办区的农业中学,面向全区招生,1957年初招收1个班,1958年4个班,1959年有6个班。1960年因国民经济困难影响,旧州区农中停办。1964年旧州公社又在三元桥河边开办公社农中,面向旧州上半区招初中生1个班,1965年有2个班。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旧州中学“停课闹革命”,旧州公社农中又停办。1969年旧州公社又在旧
  州小学开办戴帽初中班,招境内学生6个班,第二年又新招4个班,小学校舍师资大量被占,1970年陇灰公社中心小学也增设初中戴帽班1个,直至1993年陇灰完小才脱戴帽一个班,第二年有两个班,每班20人左右,1984年脱帽。1976年高坡大队学校增设戴帽初中1个班,第二年办两个班,初三学生移送公社中学,1981年停办戴帽初中。1974年罗官村小也招收初中戴帽1个班,学生25人,1976年停办戴帽初中。1977年旧州公社学校又增设1个高中班(两年制),往后未招,1978年本届高中毕业后高中停办。1979年旧州公社学校初中由旧州小学迁址旧州西街三元阁,在1984年的体制改革中,三元阁初中部更名为旧州初级中学,1989年詹家屯完小增设初中戴帽班1个,1991年招收3个班,学生172人,1994年脱帽停办初中。
  主要中学简介
  旧州中学
  1965年在旧州小学戴帽,1957年正式设立旧州中学,招收2个班100人, 1958年招新生4个班。1959年招新生4个班,毕业1个班,在校生有9个班。1961年又只招一个班,毕业4个班,农业人口学生奉命下放70%,学生只保留3个班。1962~1963年各招新生4个班,毕业1个班。1964~1966年各招新生4个班,每年毕业1个班,1967~1969年“停课闹革命”未招生。这期间旧州中学更名为“红卫中学”,同年贫下中农进驻管理学校。1970年增设高中,招新生2个班,初中招4个班,学生增到900人,教职工50人,1971年恢复旧州中学原名。1980~1986年初中发展为9个班,高中保持8个班,学生达1100余人。1987~1990年高中7个班,初中13个班,学生达1300余人,教职工64人,1991~1993年高中升学率大滑坡,1994年初中有14个班,高中停办,学生不足千人。1995~2002年初中班起伏变化大,高中时办时停,1998~1999年与安顺宏志中学联办高中,2000~2001年学校自招高中班。2002年由于高中学生少,把高中生移送安顺行知中学。2002年学校有初中16个班,学生900人,正式教职工52人,代课教师3人,其中高级教师2人,中级21人,小学高级1人,初级22人,未评职称8人,工勤8人。
  旧州中学自建校以来,多次进行教学改革,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勤工俭学成绩显著,产品曾送北京展览,《光明日报》曾载文赞扬,1959~1961年的
  三年升学考试成绩名列安顺地区农村中学前茅。70年代“开门办学”,师生奋力开辟浪塘、凉水井茶山种茶,面积130余亩,年产茶1000余公斤。1979年为重点中学,1982年地区行署置为“兼顾办好学校”。1980年以后,学校进行教育结构改革,先后开办过职业班、民族补习班和民族高中班。
  旧州初级中学
  旧州初级中学的前身是几起几落的旧州农中及小学戴帽初中班,旧州初级中学自1984年9月正式命名后,由于各级政府关心支持,学校变化较大,学生逐年增多。1984~1985年有8个班,学生400人,1986~1990年由8个增至13个班、学生达750人,1991~2002年3年中,由8个班增至17个班。学生由800人增至1346人,学生升学率也逐年上升。是西秀区农村初级中学中办得较好的学校。2000年初中毕业生考取市一中、二中34人,民中37人,在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1996年被安顺市招生委员会评为招生工作先进单位。1996~1999年连续3年被旧州镇评为“文明单位”。1999年和2000年被西秀区评为教学质量提高先进单位。2001年被西秀区评为“校务公开”先进单位。2002年获西秀区教育质量奖。
  (二)课程设置
  1956年,旧州小学由县附设的戴帽初中班开设,科目有政治、常识、语文、数学、历史、体育、音乐、美术等。任课教师是由县派来的金耀荣与孙世芳。1960年开设政治、语文、外语(俄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生理卫生、音乐、美术、体育等。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师受批斗。1970年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农业基础知识、革命文艺、军体等。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草案》将革命文艺、军体、农基分别更名为音乐、体育、生物。1981年后,境内各种形式的中学均按教育部的教学计划开设课程。1985年中学五年制(初中3年、高中2年)过渡到六年制。恢复初中3年、高中3年的学制。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