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三、财政收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879
颗粒名称:
三、财政收入
分类号:
F832.7
页数:
9
摘要:
清末至2002年旧州镇的财政收入概况。
关键词:
财政
收入
概况
内容
清末至民国年间,财政收入称“岁入”,一般由县级到县级以上财政机关征收核算。将丁银摊入地亩征收,称“地丁钱粮”,分别计算,合并征收。民国时期征收的税捐有牙税、契税、屠宰税、斗斛捐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82年,财政收支由县级财政机构核算,每区设置1个财粮会计,财政收入任务由县安排到各区税务所收缴工商税,农业税由区财粮助理员兼会计负责结算,划交县级财政。
1983年,县市各区建立财政所。原旧州镇、陇灰乡、詹家屯乡属原旧州区财政所管辖。预算编制由县市级财政对各区实行一定的财政体制。区财政所的职能是督促完成各区范围内的财政收入任务,年初把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工商税由各区税务所负责征收。
1991年,旧州区财政核定预算收入为148.29万元,其中:工商税36万元,农业税67.13万元,农业特产税1.4万元,契税4555万元,农特税14万元,契税0.03万元,其他收入0.1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0.35万元。当时,旧州镇核定收入数为17.94万元,实际收入为18.20万元,上级补助10.35万元,超收0.46万元。
1992年,市级核定旧州镇财政收入为66.99万元,其中:工商税28万元,农业税37.18万元,特产税1.11万元,契税0.5万元,其他收入0.2万元。年终完成收入数为67.75万元,其中:工商税26万元,农业税39.55万元,特产税1.39万元,契税1.02万元,其他收入0.2万元,总数超收0.77万元,其中:工商税欠收2.4万元,农业税超收2.38万元(主要是政府组织清收历年尾欠),特产税超收0.28万元,契税超收0.52万元,以上数计不包括当年上级补助收入58.75万元和不进入体制的耕地占用税收入0.85万元。
1993年市级仍实行1992年体制。本级年初经镇第二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预算收入为67.15万元,因农业税依粮计征,粮价提高,工商税也调整收入,调整收入数为78.44万元。全年执行结果,累计完成财政收入88.13万元,其中:工商税38.51万元,比上年增收12.9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28.37%。农业税43.69万元,由于粮价提高,比上年增收4.1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0%,属上交省财政的耕地占用税0.21万元。
1994年,改革财税体制,实行分税制,财政实行过渡体制,国税和地税的征收机构未分开,市级财政实行过渡体制,年初经镇二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预算收入为95.24万元,其中:工商税39万元,农业税50.19万元,农业特产税3.8万元,耕地占用税1.5万元,契税0.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128.8%;农业特产税3.48万元,短收0.32万元;应上交省级财政的耕地占用税1.32万元,契税0.58万元,增收0.58万元,其他收入0.3万元,超收500元。当年上级补助收入为49.4万元,其他补助收入(农业税减免款)3.7万元,全年可安排财力为166.69万元。
1995年,财政体制按国税和地税税种分开,重新测算财政体制,3月下旬在镇政府召开的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按1994年在册人数测算支出数提请大会审议通过,到6月下旬,市政府“一定三年”的财政体制出台,核定旧州镇的财政收入为84.56万元,因把国税23.5万元作为考核基数划出后,地税核定任务为14万元,农业税66.67万元,农业特产税3.34万元,其他收入0.25万元。契税和耕地占用税不进入体制,但每年都有考核任务,全年执行结果,完成财政预算收入89.29万元,占全年总任务的105%,超收4.73万元,其中:工商税16.82万元,占年初核定预算数的120.14%,超收3.1万元。契税0.46万元,实际完成数为90.5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决算数为98.64万元。当年可安排财力为181.17万元。
1996年,经镇三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年初数为125.79万元,其中:工商税19万元,农业税101.66万元,农业特产税4.63万元,其他收入0.5万元。年终因粮食提价等原因,财政收入决算数为134.06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06.58%,超收0.83万元。其中:工商税29.0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52.9%,超收10.05万元;农业税94.13万元,短收8.53万元;农业特产税8.19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76.8%,超收3.65万元;其他收入0.5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00%,耕地占用税176.8%,超收3.56万元;契税0.38万元,其他收入0.5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00%;耕地占用税1.18万元。
1997年,经镇三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年初预算收入为84.56万元。其中:工商税14万元,农业税66.97万元,其他收入0.25万元。年终执行结果,旧州镇当年财政收入为166.95万元,其中:工商税37.4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67.8%,超收23.49万元;农业税94.4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41%,超收27.47万元,特产税32.80万元,其中烤烟税29.89万元(实际完成35.57万元,其中5.68万元市级决定转到下年结账),一般特产税2.91万元,短收0.4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87.1%;其他收入1.1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447.12%,超收0.87万元;不纳入预算的契税380元;耕地占用税1.07万元,本年上级补助收入94.83万元。
1998年,市对乡镇制定的“一定三年”的财政体制结束,旧州镇三届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在4月份召开,市对各乡镇还未重新制定体制,按年初市对旧州镇核定的财政收入目标任务执行。7月下旬,市级新的财政体制确定,新一轮财政体制的原则是“核定收支、定额补助、超收分成、短收不补、自求平衡、自谋发展、‘一定四年’”。新体制核定旧州镇财政收入为160.5万元(含农业税附加),其中:工商税45万元;农业税106万元;农业特产税8.5万元;契税0.5万元;其他收入0.5万元;上级财政补贴86.2万元;市级财政各项一次性专款补助10.6万元;年终财政结算,旧州镇全年财政收入为176.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10%,超收1万元;农业税106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00%;农业特产23.5万元,占年预算数的151%,超收8万元,超收的主要原因是烤烟特产税年末未纳入体制,其收入金额纳入旧州镇财力,上级不参与分配;其他收入0.6万元,占年初数的12%,超收0.1万元;契税完成0.8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05%,超收0.3万元。
1999年,在旧州镇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的年初预算数为162万元,其中:工商税45万元;农业税106万元;特产税10万元;契税0.5万元;其他收入0.5万元。年终执行结果,旧州镇财政收入为150.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93.08%,减收11.2万元,原因是政策性粮价下调,其中:工商税50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11%,超收5万元;农业税90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84.9%,减收16万元;契税0.5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00%;其他收入0.5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00%;当年市财政补贴86万元,一次性专款补助1.6万元。
2000年,在旧州镇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的财政预算收入为159.5万元,其中:工商税55万元;农业税90万元;农业特产税11.5万元;契税0.5万元;耕地占用税2万元。年终执行结果,财政收入为160.1万元,其中:工商税62万元,占全年预算数的112%,超收7万元;农业税85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94.4%,由于粮价下调减收5万元;农业特产税11.5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00%;契税1.1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220%,超收1.6万元;当年上级补助收入为86.2万元,一次性专款补助为15万元。
2001年,旧州镇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通过的财政预算收入为164.8万元,其中工商税67万元;农业税85万元;农业特产税11万元;契税1.1万元;其他收入0.7万元。年终执行结果,旧州镇财政收入为165.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96.3%,减收4万元;农业特产税6.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61.8%,短收4.2万元;契税1.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0%;其他收入0.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0%;区级一次性补助195万元。
2002年,年初因上级财政对基层还未制定相应的财政体制,因此,仍暂时执行上轮体制。在旧州镇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财政预算收入为164.8万元,其中:工商税67万元;农业85万元;农业特产税11万元;契税1.1万元;其他收入0.7万元。但由于开始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因此财政收入与年初预算数有较大差距,税改后取消了“三提、五统”,同时农业收入任务增至120万元,契税1.43万元。由于实行“税改”政策后地方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因此,中央财政决定用“转移支付”的办法补助地方财政不足部分。根据西秀区财政局预(2002)4号文件的安排,旧州镇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的预算指标数为184.35万元,其中:农村义务教育支出92.22万元(由区教育局安排支出);计划生育经费5.38万元;乡村优抚费14.52万元;乡村道路建设费5万元;乡镇机构正常运转经费40.48万元;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经费11.35万元;农业税减收补助15.41万元。年终执行结果为:工商税91万元;农业税106.16万元;农特税4.72元;契税1.43万元;耕地占用税455元,累计收入为203.35万元。
1992~2002年,市(区)政府实施了五轮财政体制,旧州镇财政收入中工商税1992~1993年的体制为28万元,到1993年结算已完成37.5万余元, 1994年实行过渡体制又增长11万元。1995~1997年的“一定三年”体制,国、地税分开,工商税降到14万元,到1997年底结算实际收入已增加到37万余元,平均年增长7.6万元。1998~2001年“一定四年”的体制增加到45万元,到2001年已增加到67万元,年增长13.25万元,2002年目标数已增加到77万元。
1986年,县财政对各区财政实行包干体制,各区按“县财政包干”的原则对各乡镇核定财政收支基数,并行文下发,于5月份开始向乡镇拨款,各乡镇自行安排支出。从此,乡镇开始有了经费支出的业务,结束了几十年的行政经费领报制度。当时虽然原旧州镇与詹家屯乡是两个行政实体,但在财产和账务上还未分开,因此,对这两个乡镇是统一拨款,统一支出。
1991年,由于5月份提高粮食价格补助,9月份增加三费开支,乡广播员转正和“五大生”分配等,财政支出大大增加。
1992年,旧州镇政府履行原区行政职能,增设机构,行政人员增加,财政供养人员增加到420余人(含教师),预算支出为118.92万元,年终决算支出为129.37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08.8%,其中:人员经费超支8.31万元;公用经费超支6.28万元。人员经费超支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性因素超支。在年度预算执行中,年初未安排的支出有:(1)奖励工资6.78万元;(2)离退休人员10%的增资数0.52万元;(3)提高工龄津贴支出3.26万元;(4)新分入大中专毕业生24人,增支2.82万元;(5)其他增支1.19万元;(6)调出人员减支0.63万元。公用经费超支主要是镇政府兴建办公楼两栋,翻修铺整街道路面,安装有线电视等,在经费分类支出中:支援农业生产支出0.56万元;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支出6.77万元;文教卫生事业费67.67万元;基他部门事业费8.87万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4.69万元;行政管理费39.24万元;支援不发达地区0.41万元;其他支出1.17万元。
1993年1月,经旧州镇二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年初预算支出数为118.17万元。在支出运行中,由于各种增资因素出现,旧州镇财政供养人数已达438人。年终地方实际支出决算数为135.07万元,其中:支援农业生产支出1万元;农、林、水、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8.88万元;城市维护建设费4万元;文教卫生事业费77.4万元;其他部门事业费6.85万元;抚恤和社会救济费5.43万元;行政管理费28.2万元;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0.41万元;其他支出1.17万元。年终地方实际支出决算数为135.07万元;其中:支援农业生产支出1万元;农、林、水、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8.88万元;城市维护建设费28.2万元;支援不发达地区0.41万元;其他支出2.9万元。当年农业税价款为9.87万元,按60%上交,上交市级支出为5.92万元。
1994年,经镇二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财政预算支出数为148.38万元,占上年实际支出数的108.86%。12月底旧州镇财政供养人员已达450人。因工资改革,职工工资增幅较大,年终决算支出数为173.4万元,年初预算支出数的116.86%,支出分类为农、林、水、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11.09万元;文教卫生事业费104万元;其他部门事业费13.2万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4.44万元,行政管理费40.67万元,当年赤字8.03万元。
1995年6月底,财政供养人数为447人,其中:正式职工295人,民办教师59人,退休干部43人,集体及代课教师50人。经镇二届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预算支出数为171.36万元,年终决算实际支出数为181.79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06.1%。分类支出:为农、林、水、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12.44万元;文教卫生事业费105.36万元;其他部门事业费7.72万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6.54万元;行政管理费42.16万元;其他支出7.7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为2.05万元,当年赤字3.62万元。
旧州镇在二届人民代表大会3年期间,全镇的支出数呈逐年上增趋势,预算内支出已达490.26万元。占年初预算支出数437.91万元的112%。
1996年底旧州镇财政供养人数已达478人(不包括遗补18人)。经镇三届一次人代会审议通过的预算支出数为179.39万元,年终决算支出数为185.7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03.51%,占上年实际支出数的102.1%。分类支出为:农、林、水、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13.42万元;城市维护费0.33万元;文教卫生事业费99.37万元;其他部门事业费86万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6.54万元;行政管理费40.92万元;卫生经费16.53万元;上解上级支出为39.03万元;体制上解3.23万元;专项上解35.8万元;年终滚存结余为7.61万元。年终总支出数为232.34万元。
1997年,镇三届二次人民代表会议通过的年初预算数为212.66万元,年终决算数为212.66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00%,其中:人员经费164.04万元,占支出数的77.13%;其他费用48.62万元,占支出数的22.87%,比上年增长14.5%,增支26.96万元。分类支出为:农、林、水、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155.55万元;文教卫生事业费116.36万元;其他部门事业12.96万元;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5.6万元;行政管理费46.3万元;其他支出0.6万元;卫生经费15.3万元;上交上级支出为49.29万元,社会保障基金支出结余29.89万元,总支出为291.83元。
1995年元月~1997年,旧州镇共新增财政供养人员111人(未减去调出人数)。
1998年,市级体制已于1997年结束,在镇三届三次人民代表大会上,按市局新的预算口径和上年度在册人数测算,1997年底旧州镇供养人数为415人,在上轮体制的基础上,原体制人数为303人,测算支出数为246.39万元。7月下旬,市级财政体制已确定,编制口径为上轮体制所增加的人员按三七负责测算,即30%由乡镇财政负责,体制核定支出数为235.97万元。由于人员工资普调,增加月人均30元的菜篮子补贴和增加优抚费等,年终决算全年预算支出数为253.03万元。支出情况为:农、林、水、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累计支出21.3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其中工资性支出的占85%,由于压缩公务费支出,公用支出只占15%;文化、卫生支出3.84万元,占年度预算支出的100%,其中工资性支出占80%,福利支出10%,公用性支出占10%;卫生经费支出14.5万元,占初预算的152%,超支5万元;其他事业费支出1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其中含车辆购置费4万元;行政机关团体补助支出54.3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00%;其他各项专款补助支出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专款补助,比上年增支40.38万元,完成体制核定支出数的107.23%,专项上解58.97万元,其中烤烟税上解40%,5.3万元,耕地占用税上解0.6万元。当年净结余43.9万元。
1999年,经镇四届一次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预算支出为250.2万元,年终决算实际完成为:本级支出318.4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7.75万元,总支出数为326.22万元,本级支出占年初预算数的127.3%。主要支出完成情况是:农、林、水、气象等部门事业费累计支出29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其中工资性支出26.1万元;公用性支出2万元;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支出0.6万元;文化卫生支出3.6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教育经费累计支出168.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其中工资性支出142万元;福利性支出8.4万元;公用性支出17.8万元;卫生院经费支出15.4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其支出全部为工资性差额补贴支出;其他事业费支出11.2万元,占年初预算数的100%,其中:工资性支出9.5万元,行政团体补助支出74.3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其中:工资性支出59.5万元,公用性支出14.5万元,其他专项补助支出1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专项经费支出,由于当年收入较好,年终净结余41.81万元。
2000年,经镇四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预算支出为356.4万元,根据国家公务员文件的有关规定,提高在职及离退休人员待遇,因此,当年预算比上年预算支出增资幅度达42%。年终决算累计支出数为444.1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24%,超支87.7万元,其中:农、林、水、气象等事业费支出34.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00%;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29.5万元,占年初预算支出的137%,全部为工资差额部分支出,超预算支出0.5万元;其他事业费24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12%,其中人员经费支出11.4万元,修缮费10万元,是公用性预算支出的161%,其中:人员经费65万元,公用性支出7万元,修缮费1万元,业务费10.7万元,其他支出15万元,超预算支出37.4万元,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11.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37%,超预算支出3.1万元;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0.8万元,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专项经费支出,其支出指标为年初预算执行中的一次性财政补助支出。年终赤字55.5万元。
2001年,由于旧州镇财政供养人员增加,以及调资因素,在确保各项收入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当年财政预算赤字144万元。经镇四届三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预算支出为415.8万元,年终财政决算支出数为540万元,占年初预算支出数的140%,支出124.2万元,比上年增支95.5万元,其中:农、林、水、气象等部门事业费46.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14%;文体广播事业费33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32%;人员经费29.8万元,其他公用支出3.2万元;教育事业费27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17%;人员经费21.2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16%,其中:人员经费13.2万元,修缮费4万元,超预算8.5万元;行政机关管理费111万元,占年初预算的152%,其中:人员经费80万元,公用费6.74万元,修缮费3万元,业务费11万元,其他正常性支出11万元,超预算38万元,抚恤和社会救济费10.6万元,占年预算的126%,超预算2.2万元;支援不发达地区专款补助23.6万元,当年赤字161万元。
2002年是制定第五轮财政体制的第一年,同时也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第一年,旧州镇财政供养人员已达577人。由于体制未定,财政预算按上年底实际在册人员测算,经镇五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支出预算数为539.2万元。年终执行结果全年累计支出数为521.2万元,其中:支援农业生产支出15万元;农、林、水、气象等支出63.68万元;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57.46万元;教育事业费支出120.9万元;卫生事业费22.19万元,其他事业费18.69万元,抚恤及社会救济费23.41万元;行政管理费179.10万元;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5.67万元,当年赤字160余万元。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