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838
颗粒名称: 二、运输
分类号: F294.3
页数: 1
摘要: 解放前至20世纪80年代旧州镇的运输概况。
关键词: 旧州镇 运输 概况

内容

(一)驮马及马帮
  解放以前,境内运输的主要方式为马驮和人挑。当时境内部分村民养有马匹,富裕人家养有店马(12匹为一店),专事运输。境内居民用马驮食盐、烟草、棉纱、往返于城乡之间进行交易,有的远行到云南、广西等地。解放前,旧州境内,有15户农家养有店马,共17店、204匹,零星马匹2000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公路建设得到发展,汽轮马车、板车相继出现,驮马逐渐退出运输行业,至今境内只有西地、干冲等较偏远的村寨仍在使用驮马运输农用物资。
  (二)人力、畜力车辆
  1958年,在运输车子化形势下,出现了木制独轮手推车,俗称鸡公车,境内各村寨几乎每户都有,用于运输化肥、粮食、煤炭、石板等,可行走于较平坦的山间小道,载重50~100公斤。20世纪70年代,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出现胶轮马车和手推车,胶轮马车载重量大、速度快、节省劳力,十分受农户欢迎。境内宋家寨、羊保、陇灰等马车较多的村寨有马车队,专门从事运输业。20世纪90年代后,马车逐渐被小型运输机动车代替。手板车以人力拉动或推动,从业者为农闲时在家农民,也有以此为谋生手段的专门从业者。
  (三)机械运输
  1965年,旧州公社购进东风牌载重汽车一辆,开展农用运输。
  20世纪80年代,农用机械逐渐普及,旧州公社拥有大、中型拖拉机7辆,载重汽车5辆;陇灰公社拥有拖拉机2辆;詹家屯公社拥有拖拉机1辆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农村经济逐步发展起来,境内车辆逐渐增多,有载重汽车11辆,大中型拖拉机130辆,机动三轮车100辆。拖拉机、农用机车农忙用于运输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农闲时参与社会运输。现今,境内有营运车辆30辆,小型面包车23辆
  (四)境内车辆营运路线
  旧州~安顺线。起点为旧州、经关帝庙、大西桥、七眼桥到达安顺西站。营运车辆为私营车辆,每20分钟1班。
  旧州~黄腊、龙青线。起点为旧州,经苏吕堡、茶坡、水桥、刘官到黄腊、龙青。营运车辆为私营中巴车。
  旧州~双堡线。起点为旧州,经场坝、松林、詹家屯、小河到达双堡。营运车辆为私营小面包车。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