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油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714
颗粒名称: (一)油菜
分类号: F327
页数: 2
摘要: 民国时期,种植油菜以白菜型居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初期,开始种植甘蓝型油菜;60年代,引进种植甘蓝型胜利油菜;70年代,引进黔油~23、矮架早、贵白油菜、本地苦油菜等品种。
关键词: 油菜 种类 产量

内容

民国时期,种植油菜以白菜型居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初期,开始种植甘蓝型油菜;60年代,引进种植甘蓝型胜利油菜;70年代,引进黔油~23、矮架早、贵白油菜、本地苦油菜等品种;80年代引进种植贵白3号,北京油菜;1990年以后,引进85~117、油研6号、油研7号、黔油10号等良种;80年代初期存在撒满天星的种植方法,产量不高。1990年以后,推广小窝点播和育苗定向移栽。2002年推广油菜育苗定向移栽3600亩,小窝点播4850亩。
  旧州公社1958年种油菜873亩,产量31吨,亩产35.5公斤;1968年种1560亩,产量32吨,亩产20.5公斤;1979年种植593亩,产量24吨,亩产42公斤;1982年种植1875亩,产量148.5吨,亩产79.2公斤。
  詹家屯公社1958年种油菜854亩,产量29.5吨,亩产34.5公斤;1968年种1574亩,产量30吨,亩产19.3公斤。
  陇灰公社1958年种植油菜568亩,总产量18吨,亩产32公斤;1968年种植352亩,产量7.04吨,亩产20公斤。1978年种植458亩,总产量12.4吨,亩产27公斤;1982年种植1685亩,总产量136吨,亩产81公斤。
  1991年,提倡油菜下田、小麦进地,推广小窝点播和育苗定向移栽,油菜种植面积逐步增大,产量增加,1991年种油菜9410亩,产量1100.9吨,亩产117公斤;1995年种植14500亩,总产量2327吨,亩产160.5公斤;1999年种植25040亩,总产量3493吨,亩产139.5公斤;2002年种植25500亩,总产量3570吨,亩产140公斤。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