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麦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710
颗粒名称: (三)麦类
分类号: F327
页数: 2
摘要: 民国时期种过从美国引进的大洋麦和黄花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50年代种植的品种有:大洋麦、矮粒多、南大2419、京大、中农28、红杆线麦、谷老麦等品种。
关键词: 农业 麦类 面积

内容

民国时期种过从美国引进的大洋麦和黄花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50年代种植的品种有:大洋麦、矮粒多、南大2419、京大、中农28、红杆线麦、谷老麦等品种。70年代种植的品种有阿波、阿夫、阿泥、黄花青、百泉565、郑州3号、内江号、毕麦等。1980~1982年种植白泉565为最多年份,该品种因易感染白粉病,从1983年后,种植面积下降。1986年引进推广种植的品种有贵农10号、绵阳—8、绵阳—19、绵阳—20、黔麦早等品种。
  1989年,安顺市农经委、市农业局,分别在茶坡村校场坝、旧州村北门口推广麦肥旱地分带轮作,面积200亩。1991年旧州镇推广麦肥间作1000亩, 1992年推广1000亩,1993年推广小麦旱地分带轮作600亩,1994年推广小麦旱地分带轮作1200亩,1997年推广小麦旱地分带轮作1000亩,1998年推广小麦旱地分带轮作500亩,1999年麦肥分带轮作408亩,2000年小麦旱地分带轮作300亩。
  旧州公社1958~1965年种植小麦最多的年分是1962年,面积2800亩;种植最少的年份是1961年,面积1018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62年,198吨;总产量最低年份是1965年,38吨,1966~1980年,种植面积最高年份是1976年,4085亩;种植面积最少的年份是1968年,110亩。总产量高年份是1976年,250.2吨;产量最低年份是1966年,55.3吨。
  詹家屯公社1958~1965年种植小麦最多的年份是1962年,面积1400亩;种植最少的年份是1961年,面积507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62年, 125.4吨;总产量最低年份是1965年,23.8吨。
  陇灰公社1958~1965年种植小麦最多年份是1962年,面积1650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65年,面积712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62年,138.5吨;产量最低年份是1965年,25.4吨。1966~1980年种植最高年份是1979年,面积2865亩;种植最少年份是1969年,面积740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79年,194吨;最低年份是1969年,34.6吨。
  1991年后,种植小麦最多年份是1994年,面积1500亩,最少年份是2002年,面积300亩。总产量最高年份是1994年,192吨,最少年份是2002年,48吨。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