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土地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628
颗粒名称: 2.土地改革
分类号: D033
页数: 2
摘要: 1950年初,安顺县抽派武工队(或称文工团)深入农村,开展发展群众、挨户调查、筹建农民协会、进行查田定产等工作。
关键词: 农民协会 土地改革 文工团

内容

1950年初,安顺县抽派武工队(或称文工团)深入农村,开展发展群众、挨户调查、筹建农民协会、进行查田定产等工作。
  武工队(文工团)入村后,采取歌谣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动群众揭露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武工队(文工团)在宣传发动群众的同时,开展减租退押、查黑田等工作,实行“三五、六五”(俗称“二五”)减租办法。同时又对地主拥有的土地等情况进行调查登记,为开展土地改革打下了基础。
  1950年,在武工队(文工团)的直接领导下,各村首先成立农协小组,紧接着成立农民协会,由农会主席、委员负责村级行政事务。旧州乡下辖的旧州、新寨、把士、五翠、浪塘、文星、松林共计成立农民协会8个,詹家屯乡下辖的罗官、横水、詹家屯、龙潭、茶坡、高车、苏吕共计成立农民协会7个,陇灰乡下辖的陇灰、猛贡、汪寨、西地、甘塘、朵嘎、蒙村、木叶共计成立农民协会8个。
  1951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完成土地改革作为本年的中心工作。在经过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安顺县7月5日~10月初全面铺开土地改革工作。上述25个农民协会先后进行了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全部及其多余的粮食、房屋和土地,征收富农出租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贫雇农。分配土地时以乡为调剂单位,村为分配单位,中农利益受到保护,不受侵犯,地主家庭按人口分给农民相等的土地,令其自食其力。
  在进行土地改革的同时,在县人民政府的号召下,积极踊跃支持“抗美援朝”,农村每户捐赠粮食(稻谷)年均3市斤(十六两秤)。共计捐赠稻谷11000市斤,支援“抗美援朝”。

知识出处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志》

本书系统记述了安顺市旧州镇的自然地理、人口 民族、党派 群团、政权、军事、公安司法、劳动 人事 民政、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变迁。

阅读

相关地名

旧州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