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图书馆
安顺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安顺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视频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居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蔡官镇志》
图书
唯一号:
250920020230001391
颗粒名称:
[居住]
分类号:
C912
页数:
2
摘要:
各个民族的居住特点。
关键词:
社会
民政
民族
居住
内容
境内居住环境多依山傍水建筑,多姓群居成寨,老百姓房屋以座南朝北为正向。
1949年以前,大部分人家筑土墙呈长方体,正前边一道大门,门的两边墙上留有一尺见方窗洞,两侧墙上筑人字顶,盖茅草。50~60平方米不等,低矮、阴暗、潮湿,厕所及畜圈于房屋周围搭建。
另一类为“架子房”,这类房屋以石块砌成“撮箕口”样,内用穿枋将柱头串连隔成间数,上为人字顶盖石板,一般为三至五间,一楼一底,木制楼板。内用木板装隔,左右间前各一道木板梭窗(1.2米×1.2米),窗下方装石板(称擎板)。正中央为两扇木制大门,有大门这间为堂屋,左右间后一半均为卧室,前一半较多为灶房及烤火间。堂屋神龛供神榜,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前贴毛泽东主席画像。80年代后恢复为神榜(回族堂屋不设神龛,挂伊斯兰教经文或经文对联)。神龛背后多为老年人卧室。一般儿子分家,按长幼顺序从左至右分房居住,所以流传:“大座左,小座右,爹妈座神龛背后”。
房屋前边为石板铺成的晒坝,专供晾晒农作物之用,与正房呈九十度两边为厢房,厢房通常比正房低,人字屋顶,下层为畜圈,上层为木制楼板,人居住。正房正对面为“照面房”,有“朝门”。正房、厢房、照面房组成一个群居“天井”,住多户人家。房屋设计方面,1949年以前,房屋高度以1.68丈最多,“开杆”和“进深”也比较小,三间正房一般都在60平方米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房屋高度以1.98丈最为普遍,内中所立木柱头也直接改为石墙。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房屋高度主要为2.18丈,称“二丈一顶八”,面积为100~150平方米,并把人字顶一楼一底逐步改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建设,面积每层150平方米以上;内外装饰较为华丽美观。部分人家置了围墙形成独居院落,院内种花草树木。
知识出处
《蔡官镇志》
出版者:贵州人民出版社
蔡官修志,亘古未有,此次修志始开历史之先河,顺应历史发展之潮流,该志的完成,为蔡官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份较为全面的历史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蔡官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