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丁头山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8486
颗粒名称: 在丁头山上
分类号: F407.1
摘要: 深冬季节,北风飒飒。我来到花贡采访。桔树、茶树、桃树的绿叶早被寒风刮跑,山上大片的茅草也已枯黄,而在离花贡约3公里的丁头山上,我却找到了浓浓的春意。二十多年来,丁头山的铅矿源源不断地运往祖国各地,为四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公安支队到人民解放军,又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已几经改变。十年前,作为一名士兵的我,就曾在丁头山上呆过483天。我走上丁头山,已是下午时分。丁头山,你没变。娱乐室里有彩色电视机,厨房里有电冰箱,我们原来想都不敢想的“洋玩意”居然也在这丁头山上安了家。掌灯时分,我与他们依依告别,望着山上明亮的灯火,我默默祝愿年轻战友们的军营生活更充实,更美好!
关键词: 丁头山 铅矿 工业

内容

深冬季节,北风飒飒。我来到花贡采访。桔树、茶树、桃树的绿叶早被寒风刮跑,山上大片的茅草也已枯黄,而在离花贡约3公里的丁头山上,我却找到了浓浓的春意。
  二十多年来,丁头山的铅矿源源不断地运往祖国各地,为四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个山上,驻守着黔西南州武警支队某中队。从公安支队到人民解放军,又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序列已几经改变。老的走了,年轻的又来了,一茬又一茬,象小草一样扎根在这山上。十年前,作为一名士兵的我,就曾在丁头山上呆过483天。
  我走上丁头山,已是下午时分。那熟悉的营房、树木、操场……啊!丁头山,你没变。娱乐室里有彩色电视机,厨房里有电冰箱,我们原来想都不敢想的“洋玩意”居然也在这丁头山上安了家。排长罗卫松腼腆地告诉我,上级对他们的文化生活很关心,近年来先后配发了黑白、彩色电视机和吉它等文体器材,改变了以前“饭后没事干,两眼望着山,早早睡大觉,不知天外天”的沉闷气氛。去年以来,队里为提高战士们的文化水平,办起了夜校,由文化较高的杨长林、沈洪飞两名新战士执教,经常测验考试,使战士们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已有两人考上了武警学校。队里还组织战士们开垦荒地,种了3亩多白菜、青菜、萝卜等,基本上达到了蔬菜自给。他们还喂了几头大肥猪,顿顿不下三菜一汤,天天都有肉吃……受到了支队的通令嘉奖。
   掌灯时分,我与他们依依告别,望着山上明亮的灯火,我默默祝愿年轻战友们的军营生活更充实,更美好!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邱佑杰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