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阳台的孩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8100
颗粒名称: 站阳台的孩子
分类号: I247.7
摘要: 本文描述了独生子治儿在放假期间如何度过空闲时间,以及他和一位同龄的小女孩相处的情况。虽然物质生活优越,但这些独生子女在享受天伦之乐和童年的心灵充实方面却是不幸的。他们性格中应有的娇憨、活泼、天真较少,孤僻、怪异、早熟较多。作者通过描述这个情况,对这一代孩子的未来表达了担忧。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小说 短篇小说

内容

一下班,我半分钟也不敢耽搁,步履匆匆地赶回家中。唉,八岁的独生子治儿又站在阳台上了!
  我和妻子最怕小学放假,一放假,治儿就没有着落了。这种年龄的孩子总是精力过剩的。每天的家庭作业,他只要个把小时就能做完,还有这么多空闲时间,他该怎么打发呢?
  如今城市里的职工宿舍,都是封闭式的,一套房子里水、电、厕所俱全,一家人就象一个小小的独立王国,不用和邻居们打交道,就能过自己的日子。所以治儿每天做完了作业,玩厌了那些没有生命,不能交流感情的玩具,百无聊赖,只有叹着气,站到阳台上去,平平地眺望街上的车辆,人流……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
  我们决不象近来报刊上讽刺的那样,把独生子娇惯成“小皇帝”。对待治儿德、智、体、美的教育,我们都是相当严格的。吃饭穿衣、迭被铺床、洗碗扫地……都让他自己动手。犯了错误照样揪翻在板凳上,狠揍一顿小屁股。
  我们童年时,住的是大杂院,弟兄姐妹和邻居的孩子一大帮,在一起学习、说笑、游戏、吵架……玩得多么快乐!哪里知道寂寞、孤独的含义。儿时小伙伴们的热闹相处,不仅为整个人生留下了甜美的记忆,还为成年后与周围的人相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我们的童年相比,这些独生子女在物质生活上无疑是“优越的一代”,但在享受天伦之乐和童年的心灵充实方面,他们又是“不幸的一代”。几乎是在成年人的围护下长大的他们,性格中儿童应有的娇憨、活泼、天真较少,不应有的孤僻、怪异、早熟较多。我不反为这些孩子担心:将来步入社会,怎么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呢?
  寒假刚到,楼下原来住的人家搬走了,一位熟悉的同志家搬了来,他家恰巧有一个和治儿同龄的独生女。我和妻子第一次看见这小女孩时,她倚在自己家的门旁,手中托着一只毛绒绒的小鸡,痴迷地抚弄着,小鸡拉了她一身的屎也不在意。她还养了一条小狗,天天在屋里和小狗说话,时而亲热地称呼小狗:“小宝贝,小乖乖,来吃牛奶吧!”时而怒斥小狗:“鬼东西,你坏,你不听话,滚!”把小狗打得呜呜地哀叫。我们知道,她也是个寂寞孤独的孩子,便打算邀她和治儿一起玩。先和她家长商量,他们也有同样的考虑,自然乐意。给治儿说,治儿也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们带着治儿去找这小姑娘,妻子先给他们作了介绍,说:“你到我们家去和治儿玩,好吗?”
  “不,不去!”她连眼皮也不抬,冷冷地说。
  妻子以为她出于自尊,不愿先去别人家,又说:“那么,让治儿来你家玩,好不好?”
  “不,不要!”
  “听说你爱走跳棋,”我说:“治儿也爱,你们在一起走多好!”
  “我喜欢一个人走。”
  “一个人怎么走呀?”
  “左手走红的,右手走白的。”
  “那么不走跳棋,你们在一起可以砌积木、看小人书……”
  “我只想一个人玩!”她不耐烦地打断我的话。
  治儿眼里充满了失望与愤怒,“我一个人也能玩!”转身冲上楼站阳台去了。两边的家长却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唉,这些独生子女!”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段扬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