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中辍学生的创业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7387
颗粒名称: 一个初中辍学生的创业史
分类号: G473.3
摘要: 望谟县纳朝村布依族女青年韦传祖,苦钻黄果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的实践,已初见成效,开始走上了致富之路。小韦是一九八一年九月离开校园的。她培植出来的黄果,果大味甜水份多,最大的一个重四百八十克,在当地来说,可算是一个奇迹了。小韦在劳动中尝到了甜头,但她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一九八六年五月,共青团望谟县委表彰韦传祖同志为『优秀团干部』。今年元月,纳朝村团支部被共青团黔西南州委表彰为『先进团支部』。今年六月,她当选为黔西南州团代会代表。最近,纳朝村团支部改选,这位二十二岁的布依姑娘,当选为该村团支部副书记。韦传祖——一位初中辍学生,就是这样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书写着新一代山村青年的创业史。
关键词: 黔西南州 辍学 创业

内容

望谟县纳朝村布依族女青年韦传祖,苦钻黄果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的实践,已初见成效,开始走上了致富之路。
  初中辍学,回乡务农
  小韦是一九八一年九月离开校园的。由于家庭困难,她初中未毕业就加入了修『地球』的行业,那年她才十六岁。
  这是村里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的第一年。她和哥哥、姐姐种了三百株黄果苗。果苗种下了,但还需要施肥、管理、培植、打药、嫁接,这一切她都不懂。不懂就学!在省园艺所技术员的指导下,经过三年的努力,她家的果树陆续结果了。她培植出来的黄果,果大味甜水份多,最大的一个重四百八十克,在当地来说,可算是一个奇迹了。
  从一九八四年起,她又和家人种上早辣椒、油菜、西瓜,发展养殖业等,这些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收的果实。小韦在劳动中尝到了甜头,但她并不满足于现有的成绩。去年七月,她到贵阳参观种植和养殖专业户回来后,受到了启发。她再次扩大种植面积,栽种了一千七百株黄果苗,成活一千六百九十株。今年五月,她又用四百元买了二万株果苗来嫁接,到明年十月就可出售。
  现在她家共栽有果树二千棵,油桐三百七十棵,已开始结果。她还育苗移栽苦楝、杉树一千二百棵,加上家中的五头猪,六头(匹)牛马,可谓家大业大。
  她没有忘记乡亲们。她常常主动帮助别人,耐心传授栽培技术,还把自己培植的黄果苗送了近一百株给乡亲们。对找上门求教的伙伴,也从不拒之门外,总是有问必答,尽量满足对方的要求。
  她在致富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村民们也从她这里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全村一百零五户人家,户户栽有果树,四十多户人家还培植了果苗。据统计:全村现种植黄果五万多棵,培植果苗二百万株。三、五年后,这里将成为布依山区的又一个黄果之乡。
  优秀团干部
  韦传祖在致富的道路上不仅是一员闯将,在团内活动也是一位带头人。她是村团支部委员。
  去年八月,她四次组织团员青年为本村群众修桥补路一千余米,为该村小学的弟弟妹妹们做好事,还举办夜校,请文化基础较好的团员给青年们补习文化知识课。
  县人大的扶贫工作队到该村工作,小韦组织青年给他们搬行李,打扫房子。看到房子漏雨,她又带领大家上山割来十多挑茅草,把房子修补好。
  小韦还是村图书室的管理员,她管理的各类书籍近千册摆放得整整齐齐。这些书籍是县图书馆和团县委赠送的。自今年二月开放以来,到这里阅书的就达九百多人次,办有借阅手续的四百人次。小韦对来阅书的人,不管年纪大小,她都笑脸相迎,她还自备油灯方便人们看书,有时夜深了,青年们看书入了迷,忘了回家,她总是陪着,不忍心催他们离去。
  一九八六年五月,共青团望谟县委表彰韦传祖同志为『优秀团干部』。今年元月,纳朝村团支部被共青团黔西南州委表彰为『先进团支部』。她也被团州委表彰为『优秀团干部』。今年六月,她当选为黔西南州团代会代表。最近,纳朝村团支部改选,这位二十二岁的布依姑娘,当选为该村团支部副书记。韦传祖——一位初中辍学生,就是这样用自己辛勤的汗水,书写着新一代山村青年的创业史。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春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