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山真水亦真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856
颗粒名称: 真山真水亦真情
分类号: I053.5
摘要: 那被钟乳石分隔开的两个圆孔,多么象双眼圆睁、匍匐在地的猫,它就是国内著名的古文化遗址——兴义顶效猫猫洞。这里发掘的七件古人类化石,为世所罕见。其形态接近“山顶洞人”。一九八〇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人类画集》中,正式被定名为“兴义人”。猫猫洞内还出土了一千二百多件石器、骨器,在华南旧石器晚期也首屈一指,是目前我国出土文物的佼佼者。在离猫猫洞不远的绿荫村,还采集到地质时代中三迭纪的一百三十多件脊椎动物化石标本,其中贵州中华真鳄鱼、兴义亚洲鳞齿鱼、东方肋鳞鱼、贵州龙等,是研究生命起源和人类进化的稀世之珍。红军的革命精神,鼓舞着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斗争。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历史 文化

内容

(二)
  黔西南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
   瞧!那被钟乳石分隔开的两个圆孔,多么象双眼圆睁、匍匐在地的猫,它就是国内著名的古文化遗址——兴义顶效猫猫洞。这里发掘的七件古人类化石,为世所罕见。其形态接近“山顶洞人”。一九八〇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人类画集》中,正式被定名为“兴义人”。猫猫洞内还出土了一千二百多件石器、骨器,在华南旧石器晚期也首屈一指,是目前我国出土文物的佼佼者。
  在离猫猫洞不远的绿荫村,还采集到地质时代中三迭纪的一百三十多件脊椎动物化石标本,其中贵州中华真鳄鱼、兴义亚洲鳞齿鱼、东方肋鳞鱼、贵州龙等,是研究生命起源和人类进化的稀世之珍。
  若干万年的历史,被浓缩在短短的瞬间。从旧石器时代兴义人化石,到战国晚期和汉代精巧的铜鼓、羊角钮铜钟、青铜剑、铜镜、铜车马等古文物,显示着黔西南人类文明史发展的轨迹。
   悠悠古驿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先人历难而求索! 千百年前,在这条条横贯滇黔和黔桂的要道上,车辚辚,马萧萧,驿马飞驰,行人熙攘,留下了无数开拓者的足迹。
   漫漫古战场。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千百年前,在这荒山野岭中,充满着刀光剑影。劳动人民为反抗压迫,谱写了许许多多悲壮的可歌可泣的壮美诗篇。
  明十八先生墓、鲁屯石牌坊、穿云洞府,都以它独特的造型,精湛的技艺,显示了黔西南人民的聪明才智。在这些建筑群中,有着不少动人的故事和传说。血和汗的洗礼,写下了我们民族光辉的乐章。
   珍藏在安龙档案馆的《全唐文》,是一部罕见的十分完整的历史典藉。
   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遍及全州八县。
  北盘江上山势险峻,江水翻腾的花江铁索桥、白层渡口,是中央红军浴血奋战、斩关夺隘的天险。红军的革命精神,鼓舞着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斗争。这在黔西南的革命史诗上,记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未完待续)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