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归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851
颗粒名称: 赶场归来
分类号: I056
摘要: 山里人感到愉快的事是赶场,而赶场最让人乐道的是把自己劳动所得的物品卖个满意的价钱。石梅同三妹,一路说笑着从小石桥走过来的神态告诉人们,石梅的一背篓黄果,三妹的一担黄瓜,准是非常满意地出手了。“那个婆婆,硬把一块钱塞进我手里,拿走了五个黄果,本来我是卖四个的。”先开口的石梅,今年刚满十六岁;承包的三十棵果树,今天第一次下果试卖,不到十分钟,一抢而光。比她小一岁的三妹,嘴一直合不拢来,她笑了说,说了又笑,手里那个塑料袋子不时举到眼前,那里面装着五颜六色的绣花丝线。她看着看着,又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三妹突然收敛了笑容,仿佛赌气。石梅不以为然地也 坐了下来。石梅还想说什么,但被三妹神秘的动作打断了。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散文 赶场归来

内容

山里人感到愉快的事是赶场,而赶场最让人乐道的是把自己劳动所得的物品卖个满意的价钱。石梅同三妹,一路说笑着从小石桥走过来的神态告诉人们,石梅的一背篓黄果,三妹的一担黄瓜,准是非常满意地出手了。
   “那个婆婆,硬把一块钱塞进我手里,拿走了五个黄果,本来我是卖四个的。” “开始见人围着你时,还真有点惧怕呢,担心三十斤黄瓜卖不出去,谁知……嘻……” 先开口的石梅,今年刚满十六岁;承包的三十棵果树,今天第一次下果试卖,不到十分钟,一抢而光。比她小一岁的三妹,嘴一直合不拢来,她笑了说,说了又笑,手里那个塑料袋子不时举到眼前,那里面装着五颜六色的绣花丝线。她看着看着,又扑哧一声笑了起来。
   “围腰绣好了,还做哪样?该给他绣双鞋垫了吧?”石梅问。
  “我才不呢!”三妹突然收敛了笑容,仿佛赌气。“都说我们封建,我非做个样子给他们看不可。”说着,脚下一滑,竞一屁股跌坐在草坡上了。于是两人又是一阵大笑。
   “听,水!”三妹突然睁圆两眼,刚并拢的小嘴又象花似地绽开了,侧着耳朵在谛听山背后传来的哗哗的流水声。
   “有什么大惊小怪?哪次不是从这里经过?”石梅不以为然地也 坐了下来。“歇息一下, 太阳落山前,准到家。” 三妹还在听着,她那双俊俏的圆眼睛,闪露出神秘而充满向往的光。
   “你想什么?”石梅问。
   “哎,梅姐,你见那个姑娘没有?就是最后扔下一角钱,拿走一条黄瓜的那个?” “怎么?” “嘻嘻!真有意思,她穿的那个叫什么裤子?简直象‘夜老鼠’!” “说不清楚。她那条裤子真难看,我担心她迈不开腿。” “哟,那个我知道,叫‘牛仔裤’。” “谁喜欢?没法下田!” “她俩说的话,听见没有?她说中午去招待所洗澡,那里有淋浴,有温水……”她又听起来,那哗哗的流水声,是那样吸引着她,以致石梅下面的话竞一句没记住。
   “你……”石梅还想说什么,但被三妹神秘的动作打断了。
   三妹突然搬过石梅的头,在她耳朵边上笑迷迷地说了两句悄悄话儿,脸上同时闪过了一片红云,反倒羞怯起来。
   “哎,那不行,叫人看见……”石梅没同意。
   “嗯,走,我有办法!” 两个姑娘顺着水声传来的方向跑去,原来这山坡那面是一湾碧水。不远的山崖上,象用珍珠串起的水帘,正不停地把涌出来的泉水绕过几块山石,流到这里蓄成个美丽的小湖,又从低处转向山谷里去了。
   太阳已落到西面山顶上,那么红,那么美,给这恬静的山野罩上了一层灿烂明快的色彩!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国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