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荒山的好带头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625
颗粒名称: 绿化荒山的好带头人
其他题名: ——青山区委副书记唐明芳的先进事迹
分类号: S725.71
摘要: 唐明芳同志,自一九七五年担任中共普安青山区委副书记以来,一直分管林业工作。一九七七年,青山区委决定在楼下、泥堡、糯东、德依四乡营造万亩杉木林,由唐明芳同志负责领导实施。同年七月,唐明芳同志背起被盖徒步来到他的家乡糯东,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调查社会经济、劳力、踏查荒山。接着,就地组织召开了小河片区四乡林业工作会议,从组织上,措施上,任务上落实了营造万亩林计划。夜间还要和指挥部的同志开碰头会,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林业生产出现了好势头。唐明芳同志表示,他还要继续努力,为尽快绿化全区作贡献。
关键词: 黔西南州 荒山 植树

内容

唐明芳同志,自一九七五年担任中共普安青山区委副书记以来,一直分管林业工作。他认真贯彻党的林业政策,身先士卒,率领群众开展大面积荒山植树造林,为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山区面貌做出表率,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 一九七七年,青山区委决定在楼下、泥堡、糯东、德依四乡(统称小河片区)营造万亩杉木林,由唐明芳同志负责领导实施。同年七月,唐明芳同志背起被盖徒步来到他的家乡糯东,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调查社会经济、劳力、踏查荒山。接着,就地组织召开了小河片区四乡林业工作会议,从组织上,措施上,任务上落实了营造万亩林计划。之后,他来到中小河这个全县最偏僻、最贫瘠的山沟安营扎寨,在这里成立了造林指挥部,担起了总指挥长的重担。直至当年冬天,在这海拔一千六百米的高山上,雾锁群山,冰雪盖地,一场人与大自然的恶战打响了。二千多人的造林大军,人山人海,红旗飘舞,人声,挖土声汇成一部人工造林的交响曲。指挥部距工地近的五里,远的则十余里,唐明芳同志每日天未亮即出,点灯时才归,操一把大锄头,整天从这山奔到那山,直上直下,行程不下五十里。夜间还要和指挥部的同志开碰头会,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经过一冬激战,四个乡垦山挖带造林二万余亩,现存林十五万余亩。大的树木胸径已达十五公分以上,总的经济价值不少于一千万元,初步改变了小河地带昔日荒山秃岭的旧貌。一九七八年,全州林业工作现场会在小河林区召开,州、县、区各级领导充分肯定了这次大面积造林的经验和成果。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林业生产出现了好势头。在原有的基础上,小河片区又规划了万亩速生丰产杉木基地林。唐明芳同志更加关心他的老营地小河林区,常到林业站寻问生产情况,协调和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把小河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各乡。八五年二月,他带领区林业站的技术人员,到新田乡歹苏村举办了有三个乡一百多人参加的造林技术培训班,学期三天,他甘当小学生,坚持和农民学员一起听课。随后,他又召集乡干、村干、传达林业政策,发动群众承包荒山。全区中的六个乡,现有林业专业户四十六个,承包荒山四万七千七百一十亩,仅八四、八五两年植树一万余亩,占承包荒山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一多,先后出席省、州、县劳模会受到表彰的有八位林业专业户。 唐明芳同志表示,他还要继续努力,为尽快绿化全区作贡献。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唐明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
0.2376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