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多题名 妙在解味有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610
颗粒名称: 《红楼梦》多题名 妙在解味有门
分类号: I207.411
摘要: 《红楼梦》题名,按甲戌本楔子依次由《石头记》改《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最后定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其题名竟多达六个,这在古今中外的名著佳作中是绝无仅有的。经过三年多锲而不舍的探索,弄清了八十回《红楼梦》已是“全璧”,结尾是第五回的判词和曲子。《红楼梦》是一部“将真事隐去”的小说。作者多立题名,是为“解味”有门,妙在有助于读者领会其“文外之重旨”。
关键词: 红楼梦 题名 解味有门

内容

《红楼梦》题名,按甲戌本楔子依次由《石头记》改《情僧录》、《红楼梦》、《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最后定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其题名竟多达六个,这在古今中外的名著佳作中是绝无仅有的。
  一、甲戌本“凡例”云:《石头记》“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作者通过“石破天惊”、“曹娥碑”、“石能言”、“顽如石而有攻玉之用”(朱熹语)等等使事用典,从而体现出作品的多线结构、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及以“顽石”和“通灵宝玉”自譬著书。二、《情僧录》点明“石头”即“情僧”,“情僧”即贾宝玉,同时以惜春为尼暗示贾府的衰败。三、《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同时也暗示其主题系表现某些人“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四、《风月宝鉴》“是戒妄动风月之情”,当然是对某些“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的人而言。五、《金陵十二钗》则直接道明作品的主题是预言“清朝完了”。此题名采用联缀的修辞方式。所谓联缀是选用同类事物(此联缀为十二正钗人名),串联成文,还须借助谐音、双关手法。在金陵十二钗人名中,脂评将贾家“四春”谐以“原应叹息”,又注明“薜林二冠”中,“黛玉为正十二钗之冠”,故上联正念为:“黛(林黛玉)钗(薛宝钗)原(元春)应(迎春)叹(探春)息(惜春)”。所余六钗取谐音格修饰依次倒念为:“清(秦可卿)完(李纨)巧(巧姐)奉(凤姐)妙(妙玉)云(史湘云)”。笔者初涉红学时,是从此题名的深意里得到启迪。经过三年多锲而不舍的探索,弄清了八十回《红楼梦》已是“全璧”,结尾是第五回的判词和曲子。作者蹈袭屈原“香草美人”表现手法,加上“用实典”、“设璧寓”及谐音格等法,千皴万染,反映清王朝定鼎百年的政治生活,表现“清朝完了”这一重大主题。六、至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则提示大量的脂评应是《红楼梦》不可分割的部分,两者正如戚蓼生言“注彼而写此”,缺了就不能解味。
  《红楼梦》是一部“将真事隐去”的小说。“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文心雕龙·隐秀》)作者多立题名,是为“解味”有门,妙在有助于读者领会其“文外之重旨”。
   八七年三月二十三日于册亨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龚鸿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