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533
颗粒名称: 勤俭的故事
分类号: F120
摘要: 有一个名叫纪化的农户,很会建家创业,家里年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在纪化五十大寿的时候,亲朋好友们给他送了一块黑底金字、上书“勤俭”二字的大匾,以此对他建家有方表示恭贺和勉励。嗣后,纪化把这勤俭二字作为建家创业之道,使家庭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人家”。各抱一段匾过日子的实践,两兄弟都各有所感,最后省悟到:建家创业,只勤不俭不行,光俭不勤也不行,只有既勤又俭,勤俭结合,才能发家致富。两兄弟把各分去的半截匾抬出来“合二为一”,“勤俭”二字的金字大匾又重新挂在了大门上。从此,两兄弟克勤克俭,千方百计抓生产,量体裁衣过日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新走上了“小康人家”的道路。
关键词: 纪化 建家创业 勤俭

内容

从前,有一个名叫纪化的农户,很会建家创业,家里年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在纪化五十大寿的时候,亲朋好友们给他送了一块黑底金字、上书“勤俭”二字的大匾,以此对他建家有方表示恭贺和勉励。嗣后,纪化把这勤俭二字作为建家创业之道,使家庭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人家”。
  一天,纪化老汉因身患急病,对其家业如何继承,家产怎样处理,这个小康人家如何巩固与发展,还没有来得及向两个儿子作交待就离开了人间。纪化老汉闭眼之后,两个儿子在儿媳的枕头风的吹拂之下,就把这个小康之家一分为二。其它财产都分了,“勤俭”二字的大匾也分了,老大要了“勤”字那一段,“俭”字那一段自然就归老二了。从此,两兄弟都把自己分得的一段匾上的字作为建家立业的座右铭。老大一家十分勤奋,早晨,天不亮就下地,晚上,天黑了才回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如此。可是,他却很不会过日子,吃粮、用钱从无计划,得到一文,总想用两文,奋斗了一年,落得个“筛子端水”的结果。而老二呢,则与老大相反,每天,太阳晒着屁股了都不起床,明明只够一顿吃的饭,却要安排作两顿吃。没两年时间,从父亲手中继承下来的那点遗产,就因“坐吃山空”而“俭”光了。
  各抱一段匾过日子的实践,两兄弟都各有所感,最后省悟到:建家创业,只勤不俭不行,光俭不勤也不行,只有既勤又俭,勤俭结合,才能发家致富。两兄弟把各分去的半截匾抬出来“合二为一”,“勤俭”二字的金字大匾又重新挂在了大门上。从此,两兄弟克勤克俭,千方百计抓生产,量体裁衣过日子,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新走上了“小康人家”的道路。同时,他们还积极为邻里乡亲想办法,出主意,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和大家一起奔向富裕。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古言人;
责任者
纪化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