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水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461
颗粒名称: 飞水岩
分类号: I056
摘要: 飞水岩位于晴隆县城北二十公里的孟寨乡,距乡政府驻地西北隅二里。飞水岩为五叠瀑布,瀑布之水源出凉水营之龙井,在“五个大石包”山谷中形成溪流,溪水清冽碧透,四季不枯。飞水岩五叠瀑布,四时景态,各显千秋。春时,万物复生,花草斗艳,涓涓清流,叮咚悦耳,各叠瀑布均展示出自己特有的风姿,招揽着纷来沓至的游人;爽秋时节,飞水岩畔,藤蔓葱茏,落英点染,缀着谷中的练色飞流,赋予游人舒畅之欣慰和言语不尽的情趣;夏季来临,山水汛涨,将小溪化作涛涛洪流,瀑面宽达三十余米。一九八六年九月,县文化馆与县志办展出了飞水岩五瀑布的景观照片,飞水岩才被县人真正的认识,迄今虽不出半载之数,但它却迎得数以千计的游人的亲睐和赞誉。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北盘江览胜 飞水岩

内容

飞水岩位于晴隆县城北二十公里的孟寨乡,距乡政府驻地西北隅二里。
   飞水岩为五叠瀑布,瀑布之水源出凉水营之龙井,在“五个大石包”山谷中形成溪流,溪水清冽碧透,四季不枯。水流至第一叠瀑上,被一道石梁中分为二水,水从十米高的岩头上飞坠岩下,又汇流一体,潺潺流入第二叠瀑布;该瀑亦高十余米,远眺,恍如布依女编织的白色小布;近观,好似一道汉白玉镶嵌的墙壁。银帘铺得五米许,紧连接第三叠瀑布;此瀑高约三十余米,水流呈扇形,在笔立而显穹形的悬岩上飞散开去,如珠如练,既壮观又秀丽;第四叠瀑布,又显奇观,春秋两季,溪流柔和,瀑水洒洒脱脱,或如雾,或似纱,此瀑景致虽浑然一体,却可从两部欣赏:西边,瀑水长泻,飞落岩底,如银河倒挂,连绵不绝;然东边潺水却迷迷离离,断断续续。可不,岩上端有水下泻,岩下端亦有水湍流,而岩之半腰,却不见滴水飘洒,倘若有山风从谷中掠来,将蒙蒙水纱漾到岩畔,卷上山野,但岩下端之水流依然不绝,不难令人生出“半瀑流水半瀑无,无水半瀑水亦流,凉风邀得水飞去,飞水依然眼底收”之妙趣;接近谷底的第五叠瀑布,水量渐雄,既有澎湃之气势,又有俊雅之秀色。瀑水跃下峭壁,汇入西泌河,奔流数里而注入荡荡的北盘江。
   飞水岩五叠瀑布,四时景态,各显千秋。尤以春夏秋三季更具佳色。春时,万物复生,花草斗艳,涓涓清流,叮咚悦耳,各叠瀑布均展示出自己特有的风姿,招揽着纷来沓至的游人;爽秋时节,飞水岩畔,藤蔓葱茏,落英点染,缀着谷中的练色飞流,赋予游人舒畅之欣慰和言语不尽的情趣;夏季来临,山水汛涨,将小溪化作涛涛洪流,瀑面宽达三十余米。那在春天和秋日尤显文静的五叠飞瀑,仿佛掩去了少女的羞涩,而变成粗犷的山野大汉。跨越着道道悬岩,发出震耳欲聋的拼搏声,驱赶着一层层迷蒙的水雾,闯出狭谷,奔向宽阔的境界,去探索海洋的奥秘……
   一九八六年九月,县文化馆与县志办展出了飞水岩五瀑布的景观照片,飞水岩才被县人真正的认识,迄今虽不出半载之数,但它却迎得数以千计的游人的亲睐和赞誉。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华松林;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