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243
颗粒名称: 談談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分类号: Q987
摘要: 妊娠期哺乳期消耗量又大,甚易导致乳母发生维生素B1缺乏症。当乳母发生维生素B1缺乏时,其乳汁对婴儿是有剧毒的,婴儿中毒的严重程度视吮奶量的多少而定,吃奶多的易发生急性中毒而死亡,这一点很为一般人所忽略。这是因为维生素B1缺乏时,母体中某些“辅酶”减少,造成某种营养物质的代谢障碍,该物质代谢“氧化”不完全,以致产生大量的一系列的酸性的有毒物质。为了防治中毒,母子均需补给维生素B1。
关键词: 药物 胎儿 新生儿 影响

内容

临产期用药对新生儿的影响 妊娠时期,胎儿还未发育成熟,一直呆在母亲腹内,药物从母体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这时母体和胎儿,基本上还是一个整体。分娩期就不同了,这时药物虽然同样由母体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但这时胎儿马上就要出世。出世以后,原来给母亲所用的药物其作用就能在我们的直视下从新生儿的表现上观察到了。这一时期,从母亲心理学上来说,是最敏感,最关注的一个时期。新生儿下地后,是正常还是异常,是死还是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程处理是否得当,产母药物选择是否适宜。因此,在产妇待产或分娩期内,对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时间,均必须慎重考虑。产妇待产或分娩一般都在医院或保健站。因此,临产期用药都是医生考虑的问题,本文不作赘述。产妇临产前尚在院外期间的用药,可参考妊娠期(特别是妊娠后期)用药一节。但是,妊娠晚期或临产期应用氯霉素后,药物可在胎儿体内蓄积,引起胎儿循环障碍,表现出产儿出生时,全身青灰,腹胀,体温低下为特征的“灰婴综合征”,极易发生新生儿死亡。
   乳母用药对乳儿的不良影响 已知大部份药物均能从乳汁排出,某些药物排泄量还比较大,如红霉素、眠尔通及硫〓嘧啶。因此,哺乳期母体服用一种或多种药物时,应考虑到对哺乳婴儿的危害性,避免滥用。
   从乳汁中排泄,足以影响乳儿的药物有:
  1、抗生素和磺胺类:不同抗生素自乳汁中的排泄量差异很大。红霉素静脉滴注时,乳汁中的浓度较血液中高4——5倍,但青霉G仅2——20%。有些抗菌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甚高。如氯霉素乳汁中的浓度接近血液浓度的一半,四环素为70%,这些药物当新生儿吮乳后除了可导致上文所造成的危害性,尚可引起过敏反应和导致致病细菌的耐受或抗药现象。磺胺药在乳汁中的浓度较低,但对新生儿仍然具有危害。异烟肼在乳汁和血液中的浓度可以很快达到相同水平,应用异烟肼时,若乳儿不补充维生素B6,可发生维生素B6缺乏症。乳母患急性乳腺炎时,应尽量选择乳汁中抗菌药物浓度最高者,这样才易达到抗感染的目的。但这时乳儿必须断奶,理由如上。
  2、维生素:孕妇产后民间常有忌口的习惯,食物种类比较单一,多以吃鸡、鸡蛋、猪脚等,当然补充蛋白质是很重要的。但绿色蔬菜、米面长期摄入过少。妊娠期哺乳期消耗量又大,甚易导致乳母发生维生素B1缺乏症。当乳母发生维生素B1缺乏时,其乳汁对婴儿是有剧毒的,婴儿中毒的严重程度视吮奶量的多少而定,吃奶多的易发生急性中毒而死亡,这一点很为一般人所忽略。中毒婴儿呼吸气味中带有一种烂苹果味道。这是因为维生素B1缺乏时,母体中某些“辅酶”减少,造成某种营养物质的代谢障碍,该物质代谢“氧化”不完全,以致产生大量的一系列的酸性的有毒物质。上面说的“烂苹果味”,就是一种叫做“丙酮酸”的有毒物质发放出来的。上面一系列酸性物质在母体组织中包括乳汁中大量堆积,婴儿吸入这种乳汁,必然产生中毒,此时,在婴儿尿中可以发现这些有害物质。为了防治中毒,母子均需补给维生素B1。
   (五)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万春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