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清举人到共产党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124
颗粒名称: 从晚清举人到共产党员
分类号: D263
摘要: 近年来,对于首先识得甲骨文的学者,已逐渐公认为王襄先生。他生于1876年,故于1965年,字纶阁,天津人。1899年秋,他与天津书法家孟广慧从商人处购得“朽骨敞甲”,才揭开甲骨文字的秘密。老人在1910年毕业于北京农工部高等学堂,奖授举人。1911年9月到河南候补。在解放前,他因无力购买为研究金石甲骨所需要的书籍,全凭自己动手抄录。解放以后,他以一个旧社会过来的老儒生,却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学习理论,追求进步。这是老人的私札,不是写给别人看的。转年老人以81岁高龄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由晚清举人而成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关键词: 甲骨文 共产党 抄录

内容

近年来,对于首先识得甲骨文的学者,已逐渐公认为王襄先生。他生于1876年,故于1965年,字纶阁,天津人。1899年秋,他与天津书法家孟广慧从商人处购得“朽骨敞甲”,才揭开甲骨文字的秘密。 老人在1910年毕业于北京农工部高等学堂(即北京大学工学院前身),奖授举人。1911年9月到河南候补。他自己说:“经历候补况味,遂绝意仕进”,一介书生,甘居清贫。在解放前,他因无力购买为研究金石甲骨所需要的书籍,全凭自己动手抄录。解放以后,他以一个旧社会过来的老儒生,却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学习理论,追求进步。1955年他80岁时说:“近年读马列著作,遇矛盾之理皆能立解,且合实际,知共产之学造福社会。不图老耄得此异书,胜读礼运诸篇。”这是老人的私札,不是写给别人看的。转年老人以81岁高龄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由晚清举人而成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王襄
相关人物
孟广慧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