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办布依文培训班效果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6100
颗粒名称: 望谟办布依文培训班效果好
分类号: G726.82
摘要: 本报讯 望谟县民委和文化局共同举办的为期二十五天的区、乡文化站工作员布依文培训班,已于元月十日结束,百分之九十八的学员达到合格要求。望谟县是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占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九,很多人不通汉语。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同胞克服语言障碍,更多地接受外来文化,县里举办了这期区、乡文化站工作员布依文培训班。昂武乡的黄世鸾,是汉语文化最低的一个,连汉语都说不清。他深有体会地说:“我学了好几年汉语,连简单的应用文都不会写,汉语也说不清。但这次不到一个月的布依文学习,我可以写作、写信了。”培训班结束,许多学员纷纷表示:回去后要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开展扫盲活动作贡献。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培训班 布依文

内容

本报讯 望谟县民委和文化局共同举办的为期二十五天的区、乡文化站工作员布依文培训班,已于元月十日结束,百分之九十八的学员达到合格要求。 望谟县是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占了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九,很多人不通汉语。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同胞克服语言障碍,更多地接受外来文化,县里举办了这期区、乡文化站工作员布依文培训班。参加学习的学员有三十六名,通过短短二十五天的培训,他们进步很快,许多人都基本能用民族文字写文章、编诗歌故事、记录民间传说。昂武乡的黄世鸾,是汉语文化最低的一个,连汉语都说不清。他只在培训班学习了二十天,就基本能用文字写作了。他深有体会地说:“我学了好几年汉语,连简单的应用文都不会写,汉语也说不清。但这次不到一个月的布依文学习,我可以写作、写信了。” 培训班结束,许多学员纷纷表示:回去后要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开展扫盲活动作贡献。要利用文化站的有利条件,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拓宽群众的视野。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伍小芹
责任者
黄世鸾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