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依河即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5510
颗粒名称: 多依河即景
分类号: I056
摘要: 多依河是三江口风光最精粹的部分,它虽无南盘江之壮、黄泥河之险,却独具漓江之秀,无愧为三江口上的一颗明珠。这里山绿、水绿、树更绿,令人陶醉在绿色的世界里。没有猩红、没有金黄,没有娇艳、没有豪华,只有野性的俊美、灵秀的嫩绿。河面上,竹桥横架,绿荫夹岸。青松岭下,陈列着一个个错落有致的布依村寨,茂密的甘蔗林、芭蕉丛中,闪现出一幢幢被骄阳染红的吊脚楼;一条牵引河流的水渠,直通三江口电站,並通过一条银线,把电流输送给布乡壮寨;隆隆、隆的机械轰鸣,掺和哗、哗、哗的江流畅响,谱成一曲富有时代旋律的乐章,使多依河掀起了新的浪潮。特别是舌坡脚下的瀑布群,更是扑朔迷漓,韵味无穷。
关键词: 多依河 三江口 风光

内容

多依河是三江口风光最精粹的部分,它虽无南盘江之壮、黄泥河之险,却独具漓江之秀,无愧为三江口上的一颗明珠。
  这里山绿、水绿、树更绿,令人陶醉在绿色的世界里。没有猩红、没有金黄,没有娇艳、没有豪华,只有野性的俊美、灵秀的嫩绿。河面上,竹桥横架,绿荫夹岸。青松岭下,陈列着一个个错落有致的布依村寨,茂密的甘蔗林、芭蕉丛中,闪现出一幢幢被骄阳染红的吊脚楼;一条牵引河流的水渠,直通三江口电站,並通过一条银线,把电流输送给布乡壮寨;隆隆、隆的机械轰鸣,掺和哗、哗、哗的江流畅响,谱成一曲富有时代旋律的乐章,使多依河掀起了新的浪潮。这里的山、水、草、木,无不透露出亚热带边寨的特有风情,就连清凉的山风,也是那样温和、恬美、醇厚、醉人…… 秀河两岸,老干盘虬,幼苗勃发,生机勃勃,象生状物树木,比比皆是:有的象“醉翁”、象“武士”、象“村姑”,有的象“雄狮”,象“狡兔”,象“袋鼠”……林林总总,真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河道上。那层层落差形成的银练,眩目耀眼,甚为壮观。特别是舌坡脚下的瀑布群,更是扑朔迷漓,韵味无穷。清彻明净的河水,随着起伏迭宕的河道奔到眼前。象雪白的丝绸折叠数重,轻轻地坠落于空石岩下,溅起的水花,把阳光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化作道道彩虹,随着团团雾气,散失于深山幽谷之中。裸露在水帘外的空石岩里,波光粼粼,玉露淋漓。气流,在河床上打旋,带着一股神秘的、无形的穿透力,拚命地挤进空岩中的缝隙,抖落岩溶上的露珠,发出一种如鼓似筝的响声。我停步凝神倾听。这响声时而细微、深沉、遥远;时而强劲、高昂、雄浑,似猛暴的怒涛,如沙场的号角,象天庭的仙乐,若宝刹的钟声。是在迎接远方的来客,还是在呼唤江边的幼苗快快长大?此刻,流光垒金,分外灿烂辉煌,这神奇的音响,显得更加激动和热情,莫不是在向游客倾吐胸中炽烈的感情! 我在绿海之滨的龙城长大,从小听惯了湖水的喃喃细语,听惯了木船上渔歌的低吟。我一向认为河风是轻柔、赢弱而瘦小的,感情是细腻,温和而稚嫩的,从来没有想到过河风的毅力会这样强劲。从来没有听到过这奇异的音响会这样高昂;从来没有感受过河水的感情会这样粗犷、豪放!这个时候,只有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验到小草、幼苗的那种特有的魅力。它们不因大树遮阳而沮丧,不因身小体弱而自弃,而是憋足一股劲,凭借春风带来的机遇,拚命地向上长。古往今来,一切幼小的生命,都因为有了美的追求而有力量,而美,不正因为有了执着的追求才宝贵,才有价值?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罗光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