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民委重视民族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5182
颗粒名称: 安龙县民委重视民族教育
分类号: G75
摘要: 安龙县民委重视民族教育事业,一九八四年以来为学校办了不少实事,受到当地布依族、苗族人民的好评。这个县的平乐乡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乡。一九八五年,县民委及时下拨了千元经费,给作坊小学添置了课桌六十张,雇请石工开了一口井,解决了师生和附近农民的饮水问题。今年九月,县民委又在安龙一中增设了一个学制二年的少数民族女生班,预计耗资二万一千六百元,先期款项五千四百元已拨出。这个班共招生五十四名,其中布依族女生三十六人,苗族女生七人,彝族女生三人,回族女生一人,水族女生一人,黎族女生二人,汉族女生四人。
关键词: 黔西南州 民族 教育

内容

本报讯
  安龙县民委重视民族教育事业,一九八四年以来为学校办了不少实事,受到当地布依族、苗族人民的好评。 这个县的平乐乡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乡。一九八四年以来,县民委先后四次拨款共五千五百元,为该校修缮校舍,制作教具,平整球场,改变了过去该校课桌简陋的落后状况。学生入学率由一九八四年的百分之八十二提高到一九八六年的百分之九十三。学校越办越兴旺。这个县的作坊小学原来不仅没有课桌,而且师生饮水要到千米以外去挑。一九八五年,县民委及时下拨了千元经费,给作坊小学添置了课桌六十张,雇请石工开了一口井,解决了师生和附近农民的饮水问题。 一九八五年,县民委拨款万元,在安龙一中开办了一个学制一年的少数民族班,对一些考取读不起的边远地点的少数民族子弟实行奖学金。今年九月,县民委又在安龙一中增设了一个学制二年的少数民族女生班,预计耗资二万一千六百元,先期款项五千四百元已拨出。这个班共招生五十四名,其中布依族女生三十六人,苗族女生七人,彝族女生三人,回族女生一人,水族女生一人,黎族女生二人,汉族女生四人。这个班的设立,对于一些无缘进校读书的少数民族女生,无疑是一福音;对于一些封建思想严重,不让女儿进校读书的家长,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育。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黄瑛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