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情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4856
颗粒名称: 枫林情思
分类号: I267
摘要: 杜牧写景抒情,清新而又有生气,充满着一股蓬勃向上的精神,从而加深了我对枫树的印象。传说,古代苗族的先民把枫树这一自然物作为偶象,曾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把它当作神来崇拜。这个古老的氏族意识,不管你信不信,现在凡是苗族村边寨旁,几乎都栽有枫树,自然构缀成绿色的弧线和簇簇碧玉,掩映着青山绿水,给人以一种古风般怡悦的感受。在苗民的心目中,枫树是护卫、吉祥的象征。平时,在凉爽而又清静的枫林浓荫里,自然又是苗族青年男女游方的好地方。在有些地方,还把枫树视为民族团结的象征。苗族祭祖时,与前来参加的其他民族一起,在祖坟墓前空旷地上埋起一根枫木,大家围绕着枫木跳舞唱歌。
关键词: 枫树 苗族 蝴蝶

内容

秋来了。满山红叶。 在迷人的秋色里,我时时会想起后唐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写景抒情,清新而又有生气,充满着一股蓬勃向上的精神,从而加深了我对枫树的印象。 我喜欢枫树顽强的适应性,旺盛的生命力。它柔韧的枝条,繁茂的绿叶,织成团团翡翠似的光环,蓄英聚岚,孕育着山区的情趣。 枫树是一种古老的树种,属金缕梅科,躯干挺拔少节,大到几人合抱,高可达七八丈,望之令人惊叹;木质细腻而轻软,清香扑鼻,是常用的建筑材料;枫叶能染布,子可入药。浑身是宝。传说,古代苗族的先民把枫树这一自然物作为偶象,曾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把它当作神来崇拜。后来又由神的概念,演变为传说中的祖先,具有人性。这个古老的氏族意识,不管你信不信,现在凡是苗族村边寨旁,几乎都栽有枫树,自然构缀成绿色的弧线和簇簇碧玉,掩映着青山绿水,给人以一种古风般怡悦的感受。在苗民的心目中,枫树是护卫、吉祥的象征。每隔三五年不等,他们就在枫树下过“鼓社节”,进行隆重的祭祖活动。苗族祭祖是传说中的、姜央,要跳芦笙舞,要唱《妹榜妹留》的叙事古歌《枫香树歌》,叙唱枫树变为蝴蝶妈妈,蝴蝶妈妈生姜央以及姜央斗邪恶的神话故事。平时,在凉爽而又清静的枫林浓荫里,自然又是苗族青年男女游方(谈情说爱)的好地方。 在有些地方,还把枫树视为民族团结的象征。苗族祭祖时,与前来参加的其他民族一起,在祖坟墓前空旷地上埋起一根枫木,大家围绕着枫木跳舞唱歌。 是啊!枫树赐于我美好的情思太多了。它象一个永恒的发光体,以它的七色光,透过历史的系列层,凝结成一条五彩缤纷的彩虹,把植物和人紧紧连接在一起,勃发出绚丽的光华。诚然,我岂止爱枫树呢!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梁南灿;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