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皮留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4757
颗粒名称: 豹皮留芳
其他题名: ——缅怀先烈王宪章
分类号: I056
摘要: 沿招堤折而西行,玉屏山脚,化龙桥头,傍山临水,旧有石亭一座。四围石雕护栏,亭内竖有“赞功碑”。文为贵州革命元老平刚所撰。亭园中有一巨大石标,上刻孙中山领导的国民政府追赠和纪念苗族英雄王宪章的文字。这就是安龙著名的名胜“豹皮亭”。王宪章先生是安龙县鲁沟乡纳利村人,苗族,少年时即聪颖异常,且勇武过人。后因蒋所属四十一标三营左队被调防岳州,时势紧迫,文学社推举王宪章、刘复基二人共同负责起义大事。因孙武装炸弹失误受伤事泄,刘复基、彭楚藩、杨洪胜三人遇害,蒋羿武、王宪章即召集同志商议提前起义。王宪章英勇善战,被称为“黄兴第二”,委为第二师师长。可叹的是,今“豹皮亭”已片石无存了。
关键词: 黔西南州 豹皮留芳 缅怀先烈 王宪章

内容

沿招堤折而西行,玉屏山脚,化龙桥头,傍山临水,旧有石亭一座。四围石雕护栏,亭内竖有“赞功碑”。文为贵州革命元老平刚所撰。亭园中有一巨大石标,上刻孙中山领导的国民政府追赠和纪念苗族英雄王宪章的文字。这就是安龙著名的名胜“豹皮亭”。
  王宪章先生是安龙县鲁沟乡纳利村人,苗族,少年时即聪颖异常,且勇武过人。因愤恨清廷腐败,立志匡时救民,遂离家投军,入湖北新军第八镇三十标为正目(即什长),并加入了革命团体文学社。
  辛亥年二月十五日(即一九一一年三月十五日),文学社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推选王宪章为副社长,因他所在的三十标多旗人,非精明强悍者难以胜任。八月,与共进会联合筹备大举,公推文学社正副社长蒋羿武、王宪章为革命军正副总指挥,孙武为参谋长。后因蒋所属四十一标三营左队被调防岳州,时势紧迫,文学社推举王宪章、刘复基二人共同负责起义大事。因孙武装炸弹失误受伤事泄,刘复基、彭楚藩、杨洪胜三人遇害,蒋羿武、王宪章即召集同志商议提前起义。十月十日八时许,由工程第八营后队熊秉坤、金兆龙等打死反动军官,打响了武装起义的第一枪。王宪章亲率四十二标及驻汉阳、汉口的新军,一战收复二镇。
  为了迎击清军反扑,革命军推举宋锡全为协司令,王宪章、黄振中等为团长。因清廷重新起用袁世凯对付革命,孙武、黄兴先后指挥失利,独王宪章大挫冯国璋。王宪章英勇善战,被称为“黄兴第二”,委为第二师师长。但黎元洪嫉恨他的威望,将二师解散。王宪章将军见革命成果落入军阀之手,愤而弃职,率文学社全体加入同盟会,希图再举,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袁世凯对他恨之入骨,终于派特务将他害死,年仅二十七岁。
   安龙人民为了缅怀这位家乡的苗族英雄,特地在风景如画的招堤附近建亭纪念,名曰:“豹皮”,取“人死留名,豹死留皮”之意。
   可叹的是,今“豹皮亭”已片石无存了。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国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