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芽之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3306
颗粒名称: 新芽之忆
分类号: I0-02
摘要: 那是一九五一年,春姑回娘家去害了一场大病,脚歪歪的,姗姗来迟。贵阳、安顺、紫云的冰雪早已消融,气候炎热的布依山区却春寒料峭,新芽儿争扎着,冒出土来,在春光里探头探脑,弯弯的眉毛间几乎有可以触摸到的一种幽幽情怀,同时某种还在眼前飘忽的愁绪,似乎也在悠悠游荡……不过,红旗毕竟猎猎,情意绵长的布依山歌,也从邈远的地方飞来亲你的耳朵。于是,解放前肄业于贵州大学外语系的王同星,便同我们摆“王光”。春天的主人呀,心里自然是冒出了一片新芽,文学的新芽。布依山区解放后的第一个文学社团——新芽文学小组,诞生在青春焕发的季节。倘若“新芽”成员能相期相遇,大家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关键词: 布依山区 春天 文学追求

内容

那是一九五一年,春姑回娘家去害了一场大病,脚歪歪的,姗姗来迟。贵阳、安顺、紫云的冰雪早已消融,气候炎热的布依山区却春寒料峭,新芽儿争扎着,冒出土来,在春光里探头探脑,弯弯的眉毛间几乎有可以触摸到的一种幽幽情怀,同时某种还在眼前飘忽的愁绪,似乎也在悠悠游荡……
  不过,红旗毕竟猎猎,情意绵长的布依山歌,也从邈远的地方飞来亲你的耳朵。那个时候,我们都青春年少。精力是个怪,使了却还在;一天工作十几小时后,依然觉得剩余的精力无处排遣。即使晚饭后打几场篮球,夜来仍旧望着墨兰的天空数星星,数不清,听夜莺唱歌,少不得几分的空漠。于是,解放前肄业于贵州大学外语系的王同星,便同我们摆“王光”。他言必称希腊,吹起莎士比亚来,简直是天花乱坠;遵义人田景义呢,读高中时曾受业于作家蹇先艾,提起文学,便浅浅地笑了,偶尔插上几句,却都是鲁迅先生如何如何说蹇先艾,称他是“乡土文学家”。轮到我了,胸无点墨,脑子空空,委实讲不出个所以然,只好哑哑学语,把从解放军《连队生活》杂志里看来的“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故事重复一遍,倒也落下几滴伤心的眼泪。
  后来,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在县城,老王在岜赖,老田在平绕,相隔都是四、五公里;三点成三角。不知是气味相投还是神差鬼使,我们一天不见面,便象少吃一碗旱谷米饭似的。每当田野落霞,在夕阳的余辉里,暖暖的山坡上,软软的林中暗径,都可看见三个人的身影。路旁的梭梭草,青杠树上的新芽,木棉枝上的花骨朵,古榕的树冠,阔大的芭蕉叶,都在明媚的春光里,争先恐后地把幸福温馨的绿色撒向人间;红帽雀从“将军墓”前的三棵松树上腾飞起来……生活啊,如虎添翼,如树结果,人间又加浓了万千春色,山野增辉,盘江扬波。
  春天的主人呀,心里自然是冒出了一片新芽,文学的新芽。春之声,把我们引向文学,引向美,引向人生…布依山区解放后的第一个文学社团——新芽文学小组,诞生在青春焕发的季节。县委宣传部首肯,贵州省文联支持,真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啊。文学小组成立的第一次活动,便是抗美援朝诗歌朗诵会。会场设在宣传部窄窄的办公室,使二三十人,挤挤站站,热火朝天。县委书记刘锋,宣传部长史杰三,也端了凳子坐在门弯角里。我们引吭高歌,两位领导同志听得如痴如醉。接下来,便是学习写作。当年三十二开本的《贵州文艺》,不断发表“新芽”成员的作品;我还多次代表“新芽”出席《贵州文艺》的通迅员会议,骑着马儿到贵阳改稿。
  往事不堪回首。如同一个人和他的影子一样,有人捧起胜利的鲜花,就有人洒落失败的泪水。在我们有着古老历史的中国,舞文弄墨是愚人的事业;虽然前路漫漫,风云多变,一旦染上了摇笔杆、爬格子的习惯,仿佛象吹大烟上瘾了。有时,那怕雪打霜欺,也不萌退志。
  一九八六年,春意盎然,望谟县文学工作者协会成立了——又是一片新芽拱出酥软的泥土。其时,老“新芽”成员王同星经历了漫长忧患之后,故地重游,得知我还挤在文学的小路上,执着如冤鬼,纤缠如毒蛇,不禁一阵“哈!哈!”。这声音分明有抵劲、惘怅、苦涩。然而,我又觉得,常常吃亏上当的人並不可笑,而是童心未泯的表现。
  记得当年骑竹马,转眼又是白头翁。倘若“新芽”成员能相期相遇,大家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张静枫
责任者
王同星
相关人物
田景义
相关人物
刘锋
相关人物
史杰三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