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竞赛”小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黔西南报》 报纸
唯一号: 250820020230000785
颗粒名称: “知识竞赛”小议
分类号: G424.28
摘要: 本文讨论了近年来流行的“知识竞赛”活动,认为这些竞赛虽然花样繁多,但并不能真正促使人们去系统地学习知识。作者认为人们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从事的工作而异,而“知识竞赛”中所涉及的宽泛、琐碎的知识对于大多数从事具体工作的人来说并无实际作用。作者建议人们应该更注重学习对自己工作有实际作用的专业知识,避免浪费时间在一些无用的知识上。
关键词: 知识竞赛 专业知识 黔西南州

内容

近两年来,所谓“知识竞赛”花样繁多,十分热闹。竞赛范围博大,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无奇不有。
  开展这类竞赛的愿望,我想,恐怕还是好的居多,但是否能真正达到,还是令人怀疑。例如:某县有十多个单位的职工参加一次竞赛,在三百多人当中,相当一部份人是现查资料,劳人代笔或互相传抄。评选结果,一些“走捷径”的人,奖品还是十分的可以。此种情况不能不说明,事实上,竞赛活动并没有真正促使人们去系统地看一些书,学习一门知识。相反,很多在有限的业余时间里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的人,却并不参加这种竞赛,甚至从不问津。
  我认为,人们从事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知识和技能,可是“知识竞赛”中那些宽广、泛泛而无味、甚至是一些鸡毛蒜皮的知识,对于处于不同行业、干着各种具体工作的人来说,基本上是没有多大作用的。当然,一个人的知识还是应该广博一点,不过这是在懂得一定的专业知识、有多余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说的话。
  这类“知识竞赛”,从客观效果上讲,无非是要人们去知晓、背诵一些死东西,这使我联想到下面这个故事:本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流行一种“科学知识测验”,就和我们今天的“知识竞赛”相类似。有人用这种流行测验的题目考问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多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沉思一会,便坦率而严肃地说:“有什么必要记住它呢?随便哪一本物理参考书都能找到这个数字。我的记忆力是用来记书本上还没有的东西。”假若我们今天拿这类“知识竞赛”的小玩艺去考问爱因斯坦,那么他不是被问得哑然失色的话,那一定就是啼笑皆非了。
  现在问题是,我们在职青年学习时间十分有限,有的人在过去被浪费掉了宝贵的黄金时代,在今天就特别需要抓紧时间学习;同时,也正是因为学习时间十分有限,就更需注意避免学习那些对自己工作没有多大用处的知识。因此,我斗胆奉劝一句:对那些“知识竞赛”要明智一点,切莫认真地去凑热闹……

知识出处

黔西南报

《黔西南报》

出版地:黔西南州

《黔西南日报》为黔西南州委机关报,国内公开发行(统一刊号:CN52-0015)。该报于1984年10月1日创办,原名《黔西南报》,1996年1月更名为《黔西南日报》,是黔西南州新闻宣传覆盖面最大的强势媒体之一。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嘉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黔西南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