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2012年,全市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和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的发展战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生产,着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九大特色农业产业,广泛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和科技服务,农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农业产值大幅增加,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9.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3.27亿元,增速8.8%。全年粮食总产量75.3万吨,比2011年增长33.4%。全年肉类总产量17万吨,比2011年增长16.6%。禽蛋产量11722吨,同比增长27.34%。水产品产量1571吨,同比增长5.3%。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56万千瓦,完成机耕面积46万亩,为年计划的100%。农民收入得到较大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182元,比上年增长16.8%。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与贵州科学院—喀斯特资源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签订了猕猴桃产学研合作协议,建设猕猴桃产学研基地200亩,在科技示范、品种选育、经济效益和种植技术等方面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利用"3S”技术对全市农业特色产业进行布局和管理。“3S”技术实现了为广大人民群众、投资商和地方政府提供快速、科学、直观的三维可视化的农业基础数据,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查询和决策信息服务。
组织县区申报2012年"三百工程项目”。通过申报,六枝特区洒志乡平桥村、盘县民主镇的谭家寨村、水城县蟠龙乡蟠龙村、水城县杨梅乡五星村和水城县南开乡发仲村等5个村为2012年 "三百工程”项目的实施村。
成立六盘水市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了农业产业化贷款、城乡中心企业贷款、特色优势农业开发投资等业务,有效解决农业企业发展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已落地中小企业贷款项目6个,落实贷款2050万元。
推进新农村建设对原省级试点村奖励项目进行验收。2012年,着力把大田村、木城村、官寨村、法那村打造为集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已落实项目建设投资3279.8万元,其中省级200万元,共计涉及4个项目,整合其他项目资金3079.8万元。以村庄整治为重点,突出抓好"四在农家”建设,市农委2012年"四在农家"建设任务473户,开工率100%,竣工率100%。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2012年底,全市共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7个,其中,农家乐12个,休闲农庄8个.休闲农业园区5个,民俗村2个,资产总额112022万元,经营面积达17236.1亩。从业人员1071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934人,带动农户2433户。营业收入7328万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人518万元,利润总额1252.6万元,上缴税金218.5万元。
组织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精心组织了7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和个人的10余件作品参加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西南赛区和全国总决赛活动创意歌曲《百车河畔风光美》、水城县农民画《缝嫁妆》、凉都五谷画《连年有余》三件作品分别获得西南赛区银奖和优秀奖。农民画《今朝山寨有客来》、创意歌曲《百车河畔风光美》分别获得全国总决赛产品创意金奖和文化创意优秀奖市农委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西南赛区组织工作一等奖。
组织各区县申报休闲农业项目。六枝特区戈厂生态观光园获评2012年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获得项目补助资金25万元,水城天生湖奇锦生态园、玉舍乡海坪村获得休闲农业项目补助资金40万元推荐水城百车河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申报2012年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
创新规划编制。抢抓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的机遇,抓住国家对全市创建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的特殊战略定位,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编制完成了《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完成了《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茶叶产业发展规划》《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和《畜牧产业发展规划》,为六盘水特色农业发展绘就宏伟蓝图。
组织推荐企业业主参加创业之星评选。推荐16位企业业主参加贵州省第五届创业之星评选,经省评审领导小组推荐,水城县鸿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夏虎翼、水城县广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程洪、贵州鸿森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叶芳、六盘水市神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应堂获评全国第十届创业之星。
实施阳光工程,提高从业人员素质。2012年完成阳光工程示范性技能培训及农业专项技术培训11253人,其中,示范性技能培训6017人,为任务数的100.3%;农业专项技术培训5076人,为任务数的102%;创业培训160人,为任务数的100%。共计开展培训167期,其中女性学员5874人,占52.6%。
强化质量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节日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监管,组成专项检查组,对市中心城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销售的果蔬台账进行检查和抽样检测,全年共抽检样品1582个,合格率达98.3%完成省检测中心对六盘水市抽样检测工作,全年抽样送样4次。加强"三品一标”市场监管,基地监管及认证认定,"盘县核桃” "盘县火腿”获得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认定。
(市农委)
【产业结构调整】 着力推进九大产业发展,打造“四张名片”,围绕"品种调优、产业调特、规模调大”的原则和"稳粮、增菜、兴牧、抓果”的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喜获新突破,全市粮经比达到63:37的良好局面。全年完成种植马铃薯210.1万亩,为计划任务200万亩的105.75%;种植核桃21万亩,为计划任务21万亩的100%;种植油茶10.09万亩,为计划任务10万亩的100.9%;种植茶叶12.64万亩,为计划任务12.5万亩的101.12%;种植蔬菜63.15万亩,为计划任务61万亩103.52%;种植猕猴桃7.48万亩,为计划任务7.32万亩的102.19%;种植中药材7.17万亩,为计划任务3万亩的239.07%;种植烤烟13.15万亩,为计划任务13万亩的101.13%。收购烟叶30万担,产量、产值、均价创历史新高。畜牧业实现肉类产量17万吨,同比增长56.1%;全年新建规模养殖场21个。实现牛存栏50.08万头,为任务数43.17万头的116.02%;生猪存栏149.89万头,为任务数142.80万头的104.97%;羊存栏38.99万只,为任务数38.00万头的102.58%;存栏禽742.10万羽,为任务数736.00万羽的100.83%。出栏牛9.26万头,为任务数8.92万头的103.87%;出栏猪138.26万头,为任务数131.05万头的105.50%;出栏羊23.13万只,为任务数21.96万只的105.34%;出栏禽813.39万羽,为任务数797.20万羽的102.03%。
(市农委)
【招商引资】2012年市农委招商引资任务为3亿元,工业项目1.8亿元,要求实际到位资金1.05亿元。完成申报洽谈项目4个,签约项目4个,签约项目总投资7.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3亿元,超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成功举办六盘水市农业产业重点项目推介暨投资洽谈会,与省内外企业签订合作项目26个,投资金额44.9亿元,其中,已有18个签约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已投入资金约8亿元。市农委成功签约9个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达19亿元,引资额18.8亿元。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1至11月,完成农业固定资产投资28.8亿元,同比增长782.31%。
(市农委)
【产业园区建设】 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全市建设六枝郎岱农业产业园区等5个园区的工作思路和目标,通过一年的建设,六枝郎岱农业产业园区、水城猕猴桃产业园区和钟山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园区等园区已初具规模。省委提出建设100个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区的部署后,六盘水市申报了18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其中2个综合园区(六枝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区、盘县设施农业产业园区),4类16个专业园区(水城猕猴桃产业园区等8个特色产业类,六枝工矿区优质蔬菜产业园区等3个"菜篮子"工程类,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等4个生态、生产、生活功能拓展类,1个特色农产品加工类即水城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
(市农委)
【强农惠农补贴力度加大】 落实市级财政农业专项资金1.16亿元,比2011年增加了4600万,主要用于各产业发展所需的基地建设、苗圃建设等方面。2012年完成农作物良种补贴项目资金2100.1万元,涉及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四大作物。2012年共争取各级农机具购机补贴资金3397.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170万元,省级资金320.5万元,市级购机补贴资金15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757万元。各级资金向农户直接购机补贴共3400.755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163.019万元,地方各级资金1237.736万元。
(市农委)
【组织实施粮油重大项目】2012年全市实施省级粮食增产工程80万亩,完成81.23万亩,其中水稻15.37万亩,玉米65.86万亩。项目安排在全市4个县(特区、区)的48个乡镇实施。完成粮油高产创建8个,其中,玉米高产创建4个,水稻、马铃薯、小麦、油菜高产创建各1个。完成省级重点农技推广项目3个,其中,水稻超级稻示范项目、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和特色杂粮(苦养)示范项目各1个。
(市农委)
【调研与规划】完成《创建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的专题调研报告》《六盘水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情况调研报告》《以县为单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调研情况》、拟写省发改委《资源深加工基地研究》《毕水兴能源富集区发展研究》和《特色轻工业基地研究》课题调研有关资料、《六盘水市农业园区建设进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六盘水市助农增收情况报告》《六盘水市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调查报告》《六盘水市2012年阳光工程培训需求的调研报告》等,及时上报省农委、市委政策研究室等单位积极联系并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对六盘水市的《六盘水市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相关配套政策研究》展开全面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并以此为统领完成了《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猕猴桃产业发展规划》《茶叶产业发展规划》《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和《畜牧产业发展规划》。联系云南大学和贵州科学院专家对六盘水市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和《陡坡玉米地退耕规划》进行相关工作研究,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市农委)
【发展龙头企业】评审认定第八批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六枝特区岩脚大畅面业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新增为六盘水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组织各县(特区、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管部门开展第一至五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推荐水城县鸿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21家企业申报第六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龙头企业;组织开展第九批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工作。
(市农委)【推广农业科技】 全市推广杂交水稻29.53万
亩,推广率达到94.22%;推广优质稻25.3万亩,推广率达到80.73%;推广杂交玉米100.62万亩,推广率达到97.16%;推广玉米种子包衣76.27万亩,推广率达到73.65%;推广脱毒马铃薯169.84万亩,推广率达到80.29%;推广杂交油菜10.24万亩,推广率达到70.04%全市玉米育苗移栽40.44万亩,推广率达到40.02%;水稻旱育稀植28.81万亩,推广率达到91.93%;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116.16万亩;玉米地膜澄盖栽培37.62万亩,推广率达到36.33%;油菜育苗移栽8.71万亩(其中,油菜免耕栽培3.69万亩),推广率达到59.58%。完成牛的改良配种57586头,羊的改良配种53715只。推广杂交猪144.01万头(其中,三元杂交猪85.73万头),推广良种禽536.06万羽,推广意蜂3027群。完成人工种草5.25万亩,秸秆科技处理16.50万吨,冬闲田土种草5.13万亩,工业饲料推广12.75万吨。
(市农委)
【疫病防控】2012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467.82万亩.全市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341.48万亩次,防治面积269.66万亩次,防治面积占发生面积的78.96%,经防治挽回粮食6352.83万公.实际损失3144.75万公斤。全年共计预防注射牲畜W疫苗360.22万头(只)份,其中,注射牛73.42万头份.注射猪229.33万头份,注射羊57.47万只份,应免密度全部达100%免疫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881.15万(只、羽)份,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203.94万头,应免密度全部达100%。全年共计注射猪瘟疫苗214.22万头份,免疫密度达99%;接种鸡新城疫疫苗684.82万羽;注射狂犬疫苗12.14万只,注射猪瘟、肺疫、丹毒疫苗46.72万头份;注射牛出败苗4.63头份;接种鸭瘟苗19.23万羽份;注射Ⅱ
号炭疽芽抱疫苗12.45万头份。
(市农委)
【农业执法】 全市累计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287人次,检查农资市场878场次,检查经营户3483户次,检查农资企业130个次,发放宣传资料2.1万份.没收违法经营的农作物种子659公斤,查获不合格肥料180750公斤,没收过期饲料1025公斤,没收假劣兽药29.696公斤,没收质量不合格农药120公斤。查获违法经营产品货值约48万元。共办理简易程序案件3件,按照一般程序立案查处案件42件,已结案38件.收缴罚款12.5801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8764万元。
(市农委)
【沼气工程建设】 完成2011年度巩固退耕地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建设计划户用沼气253户。2011年中央及省下达六盘水市400~500立方米中温发酵大中型沼气池项目2处,主体工程已完成。2011年省级资金项目100~300立方米常温大中型沼气池6处,省级投资68万元2011年中央投资沼气服务网点建设任务80个(其中六枝17个,盘县30个,水城县10个,钟山区3个),中央投资360万元,省级投资40万元,项目已完工。2011年农村清洁工程计划任务3个(盘县淤泥乡中心村、西冲镇小河村四组,六枝特区平寨镇塔山村),项目已完工。
2012年度中央投资农村沼气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六盘水建设任务为:户用沼气7500户、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1处、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20个。省级下达六盘水市小型沼气工程18处,农村清洁工程3处。
(市农委)
农村经济扶贫开发
【概况】2012年,全市完成减少贫困人口14.08万人,为省下达计划任务7.73万人的182%,占市下达计划任务12.8万人的110%;实现了12个扶贫开发重点乡镇的"减贫摘帽”目标和54个村的"整村推进”任务
(扶贫局)
【实施产业化项目】2012年,争取到省级以上财政扶贫资金28658.41万,为2011年度8306万元的345%,有力地推进了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发展,促进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的增收。
核桃产业化扶贫项目。投人财政扶贫资金5706.76万元,完成21万亩的核桃种植,建成采穗圃100亩,核桃育苗示范基地1500多亩。项目共覆盖了一类乡3个、二类乡15个、三类乡9个、非重点乡15个;一类村63个、二类村62个、三类村8个、非重点村83个,项目扶持农户53785户,其中贫困户32581户。
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900万元。购基础母羊26982只;购种公羊1459只;种草19800亩;建圈46350平方米;项目覆盖了二类乡4个、三类乡2个、非重点乡5个;一类村12个、二类村13个、三类村2个、非重点村11个。
精品水果产业化扶贫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00万元,分别在水城县都格乡、钟山区月照乡完成猕猴桃种植1300亩,占计划的100%。
特种养殖产业化扶贫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0万元,在水城县盐井乡齐心村建设完成大鲵(1060尾)特色养殖场一个;在六枝特区新华乡新平村建设完成竹鼠(1600只)特色养殖场一个。
乡镇特色产业化扶贫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273万元。分别在六枝特区平寨镇杨丰村建成种草养羊示范小区一个;在六枝特区陇脚乡花德村投建核桃育苗基地一个;在钟山区大湾镇、大河镇分别完成核桃种植4350亩、优质梨种植600亩、葡萄种植100亩。
脱毒马铃薯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30万元。分别在钟山区大湾镇、大河镇完成脱毒马铃薯推广4762亩;在水城县杨梅乡完成脱毒种薯一级原种扩繁,并通过省办测产验收。
中药材产业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分别在六枝特区种植6000亩桔梗;在盘县种植291亩半夏和建设1369亩板蓝根育苗移栽示范基地一个。
蔬菜产业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00万元。分别在盘县完成蔬菜种植770亩;在水城县完成蔬菜种植7000亩。
茶叶产业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182万元,完成15250亩特色茶的种植。其中,六枝特区完成3000亩特色富硒茶种植;水城县完成12250亩的茶叶种植,下年3月底前可完成。
油茶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50万元,在盘县完成种植3888亩;在水城县完成种植4666亩。
(扶贫局)
【开展培训工作】 "雨露计划”实施情况。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29.25万元,完成"雨露计划”培训11872人,其中,圆梦行动完成450人;助学工程完成400人;"三位一体"培训完成2582人;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完成8440人;完成核桃辅导员培训58人;贫困地区干部培训情况。投入财政扶贫资金98万元,共举办各类贫困地区干部培训班22期,完成培训1088人。
(扶贫局)
【推动集团帮扶项目实施】 六枝特区陇脚乡集团帮扶项目。2010年启动实施,主要实施养猪5260头、养鸭30万羽、种植优质米6000亩和种植蔬菜2000亩四个项目,分三个年度完成4个项目已经完工,进入资料收集整理、报账阶段。
六枝特区梭戛乡集团帮扶项目2011年启动实施,主要实施脱毒马铃薯种植6000亩、生姜种植2000亩、蔬菜种植2000亩和绿壳蛋鸡养殖35万羽两个项目,已完成绿壳蛋鸡16.2986万羽、脱毒马铃薯5000亩、生姜1500亩、蔬菜1400亩的种项目将于2013年验收。
水城县玉舍乡集团帮扶项目。2010年启动,主要实施核桃种植11100亩、基础母羊养殖3200只、蛋鸡养殖16000羽和蔬菜种植2000亩4个项目,已全部竣工。
水城县杨梅乡集团帮扶项目。2011年启动,主要实施马铃薯种植12640亩,核桃种植12000亩和养羊3000头、蛋鸡养殖14万羽四个项目,分三个年度完成。马铃薯种植、养羊、蛋鸡养殖已竣工,核桃种植完成8700亩。
(扶贫局)
【大连对口帮扶项目】2012年,大连市对口帮扶项目资金800万元,项目申报工作已完成,待资金到位后组织实施。(扶贫局)【金融扶贫工作】水城县作为首个金融扶贫县,已与国开行签约产业信贷资金2.5亿元,其他3个县区可在2013年全部纳人。
已完成10566.2万元小额到户贴息贷款发放工作,占年计划9600万元的110.06%。
成立了六盘水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通过"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公司已向村镇银行贷款3000万元,拟投入扶贫产业链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扶贫局)
【招商引资】9月.在2012年度农业产业重点项目推介暨投资洽谈会上,与13家企业共14个项目签约资金24.83亿元,占签约项目资金总量的47.39%2012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5556亿
(扶贫局)
【培育扶贫龙头企业】2012年省批复扶贫龙头企业11家,为扶贫龙头企业贴息资金337万元。六盘水市共有51家扶贫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1家,市级28家。
(扶贫局)
【规划编制】2012年,完成了钟山区大湾镇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实施规划文本的编制工作;委托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专家任晓冬博士为六盘水市四县(特区、区)编制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实施规划各县(特区、区)实施规划文本已完成,送县区党委政府审查批复实施,并按程序逐级上报省、市备案。
(扶贫局)
【省办与市签订战略扶持框架协议】2012年11月3日,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与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签订精品水果(猕猴桃)产业化扶贫攻坚战略扶持框架协议,确定在"十二五"期间在全市发展红心猕猴桃种植30万亩,建立猕猴桃产业链,项目涉及36个乡镇、401个村,农村贫困人口12.064万人到2016年,约9万亩进入盛果期、10万亩进入初果期,预期产量14~21万吨,产值42亿元,贫困人口人均增收4480元。
该协议系省扶贫办唯一与全省九个地州市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因这一工作的开展,省扶贫办对六盘水市提出了"整市推进”的扶贫攻坚战略理念,对4个县(特区、区)在项目资金予以重点扶持,确保全市扶贫攻坚目标及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
(扶贫局)
【六盘水市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成立】2012年11月份,市扶贫开发局经市政府批准(市府复字〔2012〕115号),注册成立了六盘水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主要在扶贫产业开发、融资、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
截至年底,通过"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已融资300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采取"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新模式,建立投融资平台,吸纳社会资金、银行资金参与扶贫开发。
现正促成六盘水青龙春茶业有限公司与贵州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将贵州泰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二氧化碳超磷介萃取咖啡因技术运用到茶叶的生产、加工中,有效促进六盘水市茶叶上档次、上品牌。
(扶贫局)
林业
【概况】2012年,完成营造林36.33万亩(人工造林22.61万亩,封山育林7.02万亩,森林抚育6.7万亩),占任务的101.4%;完成义务植树440万株,为任务的110%;完成四旁植树170万株,为计划的121%;完成部门和社会造林24.8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41.2%。林业部门完成的36.33万亩营造林按工程类分为:天保工程完成2.2万亩(人工造林1.5万亩,封山育林0.7万亩,均占任务的100%);珠防工程人工造林完成1.5万亩,占任务的100%;省、地、县植被恢复费造林5.79万亩,占任务的108%;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成3.07万亩,占任务的100%;城郊绿化0.06万亩,占任务的100%;造林补贴完成8.5万亩(中央造林补贴8万亩,省级造林补贴0.5万亩),占任务的100%;预算内基建完成0.1万亩,占任务的100%;科技推广项目完成0.06万亩,占任务的100%;石漠化综合治理完成8.35万亩(人工造林2.03万亩,封山育林6.32万亩),占任务的100%;森林抚育完成6.7万亩,占任务的100%。
(廖均良)
【林政资源管理】林木采伐完成9.190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8558万立方米;清理整顿木材经营加工单位,对木材经营(加工)企业法人371户进行年审,新办证265户;审核办理占用征收林地许可11起,1.6296公顷;行政许可统一进驻市服务大厅,受理76件,办结76件。
(廖均良)
【森林公安队伍建设】 市、县森林公安机构更名为森林公安局,六枝、水城下设的中队更名为派出所。全市森林公安专项编制98人,在职在编民警89人。举办1期森林公安业务暨警务技能培训班,培训72名森林公安民警。全市森林公安民警人均拥有计算机1台,“金盾网”接入率100%,建立市级森林公安视频会议室。先后开展"雷霆行动"“森林火灾案件侦破会战""打击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网络犯罪和非法贸易专项行动"等,加大各类涉林案件的查处力度,受理各类森林案件302起,查处268起,其中,立森林刑事案件63起,破48起,受理林业行政案件239起,查处220起,林业行政罚款51.644万元。
(廖均良)
【森林防火】 筹集资金1600万元修建200公里林区防火通道。全市共发生森林火灾37起,过火面积4821亩,受害森林815亩,森林火灾受害率0.14%。,低于省规定的1%的控制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过火面积、森林火灾受害率明显下降。
(廖均良)
【病虫害防治与野生动物保护】 开展2012年林业有害生物越冬代调查,全市发生森林病虫害面积为22.37万亩,经过人工及时防治,成灾率为0; 有效防治面积20.8万亩,无公害防治率为100%;对重点林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重灾区实行重点监测,测报准确率为93%。产地检疫苗木4650亩,产地检疫率100%聘请护林人员9人.对保护区进行有效管理,无乱砍滥伐、私挖乱采、乱捕滥猎现象;自筹资金30万元对保护区站房进行扩建和维修。
(廖均良)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根据省林业厅印发的4种林权流转合同,指导各县(特区、区)规范林权流转,共流转8880亩,流转金额381万元。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专业合作组织130余家。启动森林保险试点工作,保险公司与水城县林农代表签订森林火灾保险合同,涉及29个乡(镇)、2个国有林场的2221户林农,投保面积93.9万亩,投保金额208.5万元。下放森林采伐管理权限。加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力度,全市林木生态效益补偿面积扩大到459万亩(重点公益林300万亩,地方公益林159万亩),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3019万元,省、地、县642万元。进行森林旅游、林下种植、养殖,提高林地产出。
(廖均良)
【其他工作】 招商引资签约7个,实际到位资金1.03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47%。编制完成“十二五"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完成10.09万亩,占任务的100.9%。,聘请50名护林员对中心城区环城林带8.7万亩林木实行有效管理,对中心城区可视山头退耕造林1万亩,火烧迹地造林650亩。重要公路沿线两侧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14.1万亩,占任务的100%。
(廖均良)
【概况】2012年,六盘水市年平均气温与常年相比东部地区偏低、西部地区正常到偏高,年总降水量正常到略偏少,年总日照时数偏少。年内出现了春旱、低温雨雪冰冻、暴雨、大雾、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全年无大范围严重的气候灾害事件发生,总体为正常年景。
市气象部门全年完成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建设任务和六盘水市新一代天气雷达项目建设前期工程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公共气象服务、气象应急响应的运行和发布机制,开展为凉都•六盘水消夏文化节提供服务等的专题气象服务,建成梅花山交通气象服务系统,打造明星预报员节目,《马铃薯生产与贵州西部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及种植技术推广》等气象科研课题取得好成绩。
(卢文诗)
【气象现代化建设】 增设六枝特区、钟山区山洪地质灾害单雨量自动气象站26个,辖区内区域自动气象站达226个,增加山洪地质灾害非工程性措施项目自动气象站8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和区域自动气象站可疑数据处理反馈率和实时资料异地存储备份率达到100%;落实六盘水市新一代天气雷达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经费50万元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费500万元,完成雷达站土地征用、塔楼土建招投标及供电线路建设,启动平场、堡坎等基建工程。
(卢文诗)
【交通气象服务】 建成梅花山交通气象服务系统,与市交通局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和完善交通气象服务运行机制,编制《贵州省S102省道梅花山段交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建设方案》,按照方案完成液晶显示屏和交通自动气象站的安装和调试并试运行。
(卢文诗)
【打造明星预报员】 以"明星预报员” “明星气象专家”为载体,在六盘水市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栏目上,推出"专家谈天气”专题节目,在六盘水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调频FM102.1及交通广播台联办气象信息节目,定时进行直播连线,由气象专家、天气预报员直接向公众介绍天气实况和天气预报情况。
(卢文诗)
【气象科研开发】 承担省科技厅、省气象局、市科技局的"六盘水市马铃薯生产的气候区划及其主要病虫害发生的气象预测预警系统开发” "贵州红心猕猴桃精细化气候区划及主要病虫害气象预测预警系统研究”"贵州中西部春旱预测方法研究及预警系统开发”“水城县优质红心猕猴桃种植的生态气候适应性研究”“六盘水市烤烟种植气候精细化区划及气象防控技术研究”5项科研课题。研发的"马铃薯生产与贵州西部气候生态适应性研究及种植技术推广"荣获六盘水市第十三次科技进步一等奖。气象防灾减灾列入乌蒙山区石漠化治理建设规划,完成临近预报系统(SWAN )市县级版本地化应用。
(卢文诗)
【防雷减灾】 按照贵州省防雷中心集约化管理模式将各县(特区、区)的防雷减灾技术服务工作纳人市局防雷减灾中心统一管理。同市安监局联合,选取盘江集团火铺矿肝石山、老屋基选煤厂砰石山、水矿集团汪家寨煤矿肝石山、野马寨电厂灰渣坝、盘南电厂灰渣坝5个灾害隐患点作为推进全市尾矿库、砰石山气象灾害应急预警平台建设工作的试,该项目已纳入六盘水市安全技术改造项目。
(卢文诗)
【人工影响天气】 全市共投入作业高炮43门,车载火箭发射系统6套,落地火箭发射系统4套,从业人员200余人。共实施防雹增雨作业179次.使用炮弹3671发,火箭弹52枚,其中针对干旱实施的人工增雨作业35次。
(卢文诗)
【农经网工作】 建成盘县保田乡乡村防灾减灾综合信息服务站和六枝特区郎岱镇阿乐村村级农民多功能信息服务站,全市1031个行政村均实现气象信息员全覆盖。(卢文诗)【行政执法】 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市城市规划建设审批前置条件,与安监局建立了施放气球安全联合管理机制。三个气象行政许可事项纳入六盘水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大厅,年内完成66个项目防雷设计审核、41个项目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和55次空飘气球施放行政许可工作,同时发放35个防雷装置安全使用许可证。
(卢文诗)
【获得荣誉】 获得省气象局2012年度贵州省气象系统综合考核优秀单位(全省第二名),获得六盘水市2012年度市直机关目标考核一等奖。
(卢文诗)
水利
【概况】2012年,全市水利项目完成工程总投资238600.54万元。其中,双桥水库、白河沟水库、鱼洞坝水库、旧院水库和卡河水库共完成投资76258万元;万家口子电站、鳍泥坡电站、毛家河电站、黄家寨电站、下屯电站、金狮子电站、天生桥电站、星桥电站、岔河电站、乌都河水电站等重点水电站共完成投资134506.14万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治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等民生水利项目共完成投资27836.4万元。
(田应惠)
【重点水源工程建设】 被列入"三位一体”的中型水库中,旧院水库、懒龙河水库、鱼洞坝水库、卡河水库、朱昌河水库、观音岩水库、双桥水库中型水库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并已开工建设。
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主要是在建的双桥水库、白河沟水库、鱼洞坝水库、旧院水库和卡河等中型水库。
双桥水库:完成了导流洞394米掘进和衬砌工作,进口闸门门槽安装;左右坝肩开挖完成;溢洪道开挖;取水隧洞出口边坡开挖支护;料场坝体填筑料开采场覆盖层清理基本完成,正在进行钻孔爆破;大坝区施工营地修建完成并已进驻;导流兼泄洪放空洞混凝土全断面浇筑完成;水南公路8.6公里改线工程完成。管线工程天生桥隧洞进场道路基本修建完成;完成天生桥1#隧洞进口段掘进113,完成天生桥1#隧洞出口段掘进140, 完成天生桥2#隧洞出口段掘进106米,2#隧洞进口段掘进17米(包括7米明拱),完成管线开挖2.7公里。累计完成投资25000万元。
白河沟水利工程:大坝主体工程、泵站工程土建部分、土地征用已基本完成,移民安置点场地平整基本结束,现正进行泄洪洞出口、输水隧洞衬砌、前后段管道及泵站安装等工程施工;现累计到位资金45928万元,累计完成投资47217万元。
鱼洞坝水利工程:大坝枢纽、工业基地输水管道、提水泵站,下游灌溉等工程主体均全部完工,水库具备下闸蓄水条件,工程进入扫尾计完工验收资料准备阶段。现累计完成投资47008万元,占总投资的99.56%。
卡河水利工程:完成工程用地征地1200,完成监理招标,大坝招标,修建施工住房1200平方米,土方11万立方米,石方5.2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95.6立方米,完成上坝公路和临时公路1800米,修建施工用水水池一个(200立方米),导流洞灌通131米,累计完成投资13676.3万元,占总投资的40.31%。
旧院水库:大坝土石方开挖全部完成,主坝填筑完成,副坝填筑3.1万立方米,钢筋制安250吨。混凝土1.1万立方米。址板已进行封闭式处理并开始锚杆钻孔工作,喷锚支护完成11000立方米,溢洪槽开挖完成三分之二。右输水管道及供水工程土石方开挖8800立方米,混凝土100立方米,临时输电线路完成。管道采购400万元。
(田应惠)
【重点水电项目建设】2012年,在建水电站11座,装机462.5兆瓦,总投资543455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49984.96万元,全年完成投资160121.96万元。
万家口子电站:大坝混凝土浇筑累计完成213810米。发电厂房工程、发电厂房混凝土浇筑1306.0米高程。永久公路工程、左岸2#交通洞和右岸3#交通洞已全线贯通,下游永久桥完成通车,洞内路基修整工作已经全面完工累计完成投资96288万元。
毛家河电站:已完成大坝工程基础开挖,正在进行基坑抽水及清淤施工;引水隧洞工程完成开挖进尺4398.28米。厂房工程完成基坑开挖,正在进行机坑抽水及清淤施工,边坡、副厂房、马道正进行混凝土浇筑。机电安装工程正在进行厂房安装间及3台机组电气一次、二次管路及接地扁钢、消防联动埋管、尾水排气管等预埋。工程总投资121803万元,已完成79229.62万元。
善泥坡电站:大坝工程、坝体基坑已开挖至780米.消力池已开挖至790米,通过对坝基岩心钻探并组织技术专家咨询.坝基及消力池优化工作正在进行中引水隧洞实现全线贯通,现已全面进入衬砌阶段。工程总、投资16.9亿元,累计完成54290.34万元。
金狮子一级电站:完成场地平整和总长4.7公里的进场公路;机电设备完成订货(2400万元);混凝土拌和楼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导流洞贯通,准备实施截流;厂房、坝肩开始基础开挖.完成土石方24万立方米。工程总投资22681万元,完成投资7890万元,为计划的158%。
岔河电站:引水隧洞全线贯通,衬砌完成近500米,厂房基础基本开挖完毕,正在进行大坝基础开挖,机电设备已完成订货。工程总投资15743万元,已完成投资1570万元。
(田应惠)
【政府"十大民生"水利项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2年全市解决农村18.7883万人,4万名师生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六枝特区解决4.0769万人,0.494万名师生饮水不安全问题,盘县解决6.7399万人,1.8281万名师生饮水不安全问题,水城解决6.4522万人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钟山解决1.5193万人,1.6813万名师生饮水不安全问题。
病险水库治理:2012年实施病险水库治理5座,分别为盘县的团结水库、大洼塘水库、捞诸水库,水城县的水沟坪水库和小河沟水库。工程计划总投资17085万元,共完成投资976万元。
水土流失治理:一是实施2012年六盘水市中央预算内水土保持资金项目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68平方公里,分别为盘县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米勒小流域治理;六枝特区坡耕地整治试点工程项目大用;水城县坡耕地整治试点工程项目金盆点。二是启动实施2012年度(2013年)六枝特区及盘县坡耕地整治试点工程项目,已经开始实施。
中小河流治理: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共6条,共完成投资4357万元。
(田应惠)
【其他民生水利工程】 实施六枝、盘县、水城县、钟山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县、建设县项目建设.共完成工程投资5656.96万元。
(田应惠)
【水利综合行政执法】2012年,加大了对河道保护、取水许可、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水事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共查处了水事违法案件19件,调解水事纠纷1起。当年全市共征收水利行政事业性规费1973万元。行政受理许可方面,对全局35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行清理,不符合相关规定的一律取消,能下放到县区坚决下放,做到力争减少30%的行政许可事项,从原来的35项行政审批事项调整为21项。
(田应惠)
【防汛工作】2012年先后对全市小(1)型及其以上水库进行了普查(含在建工程),对小(2)型水库及其电站(含火电站)工程进行了抽查。
(含在建工程),共普查中型水库11座,小(1)型水库15座,抽查小(2)型水库9座,以上含水电站10座。二是认真落实防汛行政责任人,及时调整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其工作职责。三是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从4月1日起防汛值班工作顺利开展,值班期间领导亲自带岗,做到防汛值班不出任何差错。
(田应惠)
【水利普查】 自开展水利普查工作以来,全市共投人水利普查经费1115万元。2012年,全面完成普查对象清查登记工作,并对清查成果进行排查、复核、修订和补报.完成对象清查收尾工作。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以会代训、电话交流等多种方式,完成了对各县(特区、区)的1179名普查员、141名普查指导员进行了培训。确定全市清查对象6829个,其中,水利工程清查对象1062个,经济社会用水清查对象水44个,河湖开发治理清查对象1664个,水利行业能力单位239个,灌区696处,地下取水专项1824眼。通过省级经济用水专项事中质量检查和水城县通过省级事中质量抽查等工作。
(田应惠)
水利移民
【概况】2012年,完成中型水库移民搬迁792户、3195人(双桥水库15户、74人,旧院水库120户、547人,白河沟水库272户、965人,鱼洞坝水库385户、1609人)。完善光照水电站六枝库区移民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对复建项目进行验收,开展淹没土地复核变动指标的分解工作,兑付集体资金2029.7万元,实施毛口集镇地质坍塌滑坡治理工程.完成《光照水电站六枝库区移民安置规划遗留问题修编报告》及《光照水电站六枝库区库岸失稳报告》修编工作完成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建设征地移民搬迁安置匚作和库区专复建项目建设丁.作。督促指导双桥水库施工区移民实物指标分解、兑现工作;组织对复建项目交通复建、移民集中安置点规划、通信、供电等专项设施设计报告的审查.完成1570米线下县级截流验收工作,完成管线区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编印移民政策问答宣传小册子3000份。完成旧院水库1430米线下移民搬迁安置和库底清理围堰截流验收「作,参与妥善处理旧院水库移民上访案件,认真办理移民信访诉求对懒龙河、观音岩、朱昌河、出水洞水库、万家口子水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大纲和报告进行市级审查。完成泥猪河水电站、白河沟、鱼洞坝水库的移民专项验收工作,完成毛家河水电站阶段性截流验
收。完成水城县善泥坡水电站高家渡大桥及引道(246县道)建设项目交工验收指导白河沟、鱼洞坝、卡河水库及地方小型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在新建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积极探索推行长期补偿移民安置方式,使移民长远生计有保障。
(张林彭艳)
【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审核上报新建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1231人,全市后期扶持人口增加到12420人兑现大中型水库8003名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671.36万元编制并报请市政府批复《六盘水市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规划项目516个,计划总投资36490.54万元,涉及全市3个县(特区、区)、42个乡(镇)、122个村、近5万移民及影响人口;审查上报《六盘水市水库移民示范新村建设"整村推进"规划(2012~2016年)》,涉及3个县(区),共规划项目90个,计划总投资6176.63万元。组织申报移民后期扶持项目43个,总投资2177.13万元,争取到位中央、省级移民后扶专项资金项目28个,总投资1549.26万元,为上一年投人的171.8%.全年共整合部门资金3.4亿元,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完成700人的移民培训任务,洒志乡平桥和果布戛乡下以龙移民示范新村通过省级验收;申报新实施5个移民示范新村,争取到当年移民示范新村项目资金180万元。积极创新移民后扶项目管理模式,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对投资不大、技术简单的后扶项目,委托县(特区、区)移民局实施管理按时完成移民后期扶持监测评估.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统计.移民后期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等工作。
(张林彭艳)
【移民资金管理】根据各个库区年度工作任务下达黔中水利枢纽、善泥坡电站、双桥水库、光照库区、白河沟水库、鱼洞坝水库、旧院水库资金年度计划,下拨移民资金23567.6万元、组织财务检查并对检查情况下发通报对光照电站库区内部审计问题进行整改.接受市财政局的财务检查.并对问题进行整改。制定规范的"移民资金拨付流程图”"预付移民资金拨款单"“预付移民工程资金拨款单”对盘县移民系统分管财务的领导、财务人员、乡(镇)移民站干部进行系统培训。
(张林彭艳)
【移民工作】 认真受理和办理移民信访事项,承办上级机关及信访工作机构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并按要求及时回复、报告办理结果,当年信访办结率达100%。制定《关于开展移民群众走访活动的实施方案》,移民大走访排查隐患矛盾共175个,对移民人口100人以上的75个村、组开展大走访,走访群众800余人,编制信访信息139条,并将各库区排查出来的矛盾隐患,按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到县(特区、区)移民局予以逐步办理印发《六盘水市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群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与市委党校联合对全市水库移民工作社会管理进行了调研,并有针对性提出十条对策措施,在市政府经济与政策研究刊物上予以发表。建立起领导联系县(特区、区)、职工包库区、全体移民干部参加的"三位一体”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开展新建水利水电项目的社会维稳风险评估工作。
(张林彭艳)
【上级工作指导】3月29至30日,水利部移民开发局后扶处处长刘青、工程师宋向阳,在省移民局后扶处副处长徐元刚陪同下,到六枝特区调研库区新增移民后扶政策审核上报工作。4月16-18日,省移民局董继刚副巡视员率省移民局有关处室人员到六枝特区开展库区移民走访活动。5月17日,省移民局业务二处汤越强一行,到鱼洞坝水库移民安置点开展移民大走访活动.6月20日,省移民局在贵阳召开会议,对《懒龙河水库移民安置规划报告》进行审查。6月20至21日,省移民局业务四处处长周双林带队,财务审计处副处长赖宝生、稽查处副调研员李吉峰及省移民局相关人员组成的省级检查验收组,对六盘水市2008~2012年省级移民示范新村建设进行省级验收。6月30日,省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局在贵阳召开会议审查朱昌河水库移民安置规划报告。7月1日,省移民局在贵阳召开会议,审查出水洞水库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当日,省文物局会同省移民局在贵阳就善泥坡水电站高家渡铁索桥、小渡口铁索桥和高家渡摩崖石刻群文物保护进行研究处理。
(张林彭艳)